[發(fā)明專利]水性環(huán)保箱包合成革的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38644.5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8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聯(lián)僑新材料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劉玉玲 |
| 地址: | 3239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性 環(huán)保 箱包 合成革 制備 工藝 | ||
本發(fā)明涉及水性環(huán)保箱包合成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離型紙第一上漿;(2)離型紙第一次烘干;(3)第二次上漿;(4)第二次烘干;(5)聚氨酯乳液與離型紙制作成半成品定型;(6)剝離離型紙制成成品;1、在聚氨酯合成過程中,引入親水基團,采用內乳化技術,得到高度穩(wěn)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以水代替溶劑,徹底解決溶劑對人體的危害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實現(xiàn)車間生產和成品革的綠色環(huán)保。2.通過對聚氨酯的有效改性,改善水性PU的適用性,使產品用于合成革后具有溶劑型產品所無法達到的優(yōu)良性能。3.采用干法合成革制造工藝,經過必要的改造與優(yōu)化,達到生產工藝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合成革制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水性環(huán)保箱包合成革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模擬天然革的組成和結構并可作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經浸漬的無紡布為網狀層,微孔聚氨脂層作為粒面層制得。其正、反面都與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氣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廣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類等。
目前生產過程制備過程中,由于增加較多的化學助劑,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會對環(huán)境產生污染,針對該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修改。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水性環(huán)保箱包合成革的制備工藝,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水性環(huán)保箱包合成革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離型紙第一上漿:離型紙先卷繞在放紙架,通過接紙導輥把離型紙,在第一個涂臺上進行第一次上漿,離型紙表面形成有面層漿料;
(2)離型紙第一次烘干:對涂覆有面層漿料的離型紙,經過烘箱烘干,形成水性樹脂涂層;
(3)第二次上漿,先對步驟(2)中的離型紙通過一個冷卻輥冷卻定型,在把它送入第二個涂臺進行第二次上漿,使其形成在表面上形成二層漿料;
(4)第二次烘干,涂有二層漿料的離型紙再經烘箱、冷卻進行烘干和冷卻成型,形成中層的水性樹脂涂層;
(5)聚氨酯乳液存放在澆注機中,把澆注機的混合噴頭來回擺動,聚氨酯漿料經擠壓形成均勻的厚度的發(fā)泡材料,將聚氨酯均勻噴在位于涂布輥進口前的離型紙上中層的水性樹脂涂層表面形成底層漿料,同時基布通過導輥引入,涂覆于基布與底層漿料之間,接著經烘箱加熱發(fā)泡,驅使底層漿料形成發(fā)泡層,發(fā)泡層內部呈縱橫交錯的泡孔狀結構制成半成品,接著在對該離型紙的半成品,在經烘箱進行加熱,引入冷卻輥繼續(xù)冷卻定型;
(6)成品:將離型紙經通過剝離設備剝離后,制成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成品。
將聚氨酯乳液配成具有一定固含量、一定粘度的溶膠,涂布在作為載體的離型紙上,通過烘箱,控制一定的溫度、速度工藝條件,使溶劑揮發(fā)形成膜,然后在其上面涂布粘合層后與基布復合, 經干燥、固化、冷卻后再與離型紙剝離,獲得聚氨酯合成革。
作為優(yōu)選地,其中面層漿料與二層漿料均采用水性聚氨酯漿料。
作為優(yōu)選地,聚氨酯乳液制備為:選取水性聚氨酯樹脂,引入親水基團,經乳化技術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
作為優(yōu)選地,在權利要求3中聚氨酯乳液的制備過程中添加助反應劑,添加助反應劑采用2,2-二羥甲基丙酸。
作為優(yōu)選地,聚氨酯乳液的制備過程中攪拌速度為1200-1500RPM。
作為優(yōu)選地,步驟(5)后,通過上光裝置進行上光處理。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聯(lián)僑新材料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聯(lián)僑新材料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64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