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擴散板及其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8643.0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2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梁滿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瑞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2 | 分類號: | G02B5/02;B29C69/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科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卿高山 |
| 地址: | 516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擴散 及其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擴散板,其包括透光板,透光板的兩表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微結構和第二微結構,第一微結構由呈周期性分布的若干單元組成,若干單元的相鄰兩邊構成角度R,角度R的大小范圍為90?160°,若干單元的紋路深度為0.03?0.15mm,第二微結構的粗糙度為5?25μ,第二微結構為磨砂紋或蟲子紋,其可提升該擴散板的亮度3%以上,該擴散板的使用,還可提升背光模組均勻性,并降低背光模組成本,制作工藝簡單,還能滿足市場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擴散板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擴散板又稱勻光板,擴光板,具有高光擴散性、高透光率和能夠很好地遮擋光源等特征,是LED照明和平板顯示領域重要的零部件。擴散板能夠起到遮光的作用,能夠阻擋光的通過,一般情況下,擴散板的光擴散性越好,透光率越低。目前的擴散板大多采用V型凹槽、U型凸槽等單一形狀的折射結構,而通過改變微結構的形狀來實現擴散性能的提升效果并不明顯,且越復雜的結構生產成本越高、生產設備精密程度要求越高,此外,傳統擴散板是采用磨砂紋與蟲子紋結構,磨砂紋與蟲子紋擴散板不能有效的聚光,導致能量損失較大,均勻性不足,無法滿足現有市場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擴散性能好,聚光性強,能量流失小,均勻性高,且所需成本低,制作簡單,可以滿足市場需求的一種擴散板及其制作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擴散板,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的兩表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微結構和第二微結構,所述第一微結構由呈周期性分布的若干單元組成,所述若干單元的相鄰兩邊構成角度R。
進一步的,所述角度R的大小范圍為90-160°。
進一步的,若干所述單元的紋路深度為0.03-0.15mm。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微結構的粗糙度為5-25μ。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微結構為磨砂紋或蟲子紋。
一種擴散板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將熔融后的180-200°聚苯乙烯攪拌均勻后經單螺桿擠出機對其進行塑化處理后,得到溫度冷卻至80-100°的透光板;
B、將透光板通過分別設有第一微結構和第二微結構紋路的輥筒進行紋路壓制,得到擴散板;
C、擴散板再通過冷卻托架運輸至切邊分切裝置出進行修邊和切割,得到所需尺寸的擴散板,并將多余的邊料進行回收即可。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是:該擴散板通過在透光板的上、下兩表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微結構和第二微結構,第一微結構由呈周期性分布的若干單元組成,若干單元的相鄰兩邊構成角度R,可提升該擴散板的亮度3%以上,該擴散板的使用,還可提升背光模組均勻性,并降低背光模組成本,制作工藝簡單,還能滿足市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放大示意圖;
其中,1、透光板,2、第一微結構,3、第二微結構,4、單元,5、角度R。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擴散板,包括透光板1,所述透光板1的兩表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微結構2和第二微結構3,所述第一微結構2由呈周期性分布的若干單元4組成,所述若干單元4的相鄰兩邊構成角度R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瑞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瑞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6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