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漁叉叉刺套殼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8607.4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38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彭正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正飛 |
| 主分類號: | B29C63/18 | 分類號: | B29C63/18;B29C31/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 地址: | 313099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學***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漁叉 叉刺套殼 機構 | ||
本發明涉及漁叉裝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漁叉叉刺套殼機構,包括工作臺、篩選盤、上裝盤和存料流道,工作臺頂部具有由高漸低的傾斜面,篩選盤和上裝盤架設在加工臺上方,且二者均能夠繞自身軸線轉動設置,篩選盤和上裝盤的軸向均與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平行,篩選盤的外表面開設有多個繞其周向等距分布的篩選腔,篩選盤具有朝向傾斜面漸低端的前側面,且前側面開設有多個分別與所有篩選腔一一連通的檢測孔,其背側面開設有多個分別與所有篩選腔一一連通的排料孔,篩選盤前側設有能夠貫穿檢測孔的剔料桿,篩選盤的上方設有呈倒置的第一紅外傳感器,上裝盤處于篩選盤的下方,且存料流道處于二者之間,本發明可杜絕人工操作帶來的套殼過松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漁叉裝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漁叉叉刺套殼機構。
背景技術
漁叉的前端在鑄造、裝配好后,需要對其叉刺端進行套設吻合其外輪廓的塑料保護套,其目的為了防止在后續包裝過程中對人工的誤傷,以及后期再銷售過程中對包裝袋和操作者的傷害;現有的保護套的套殼工作都是由人工手動進行,該方式效率十分的緩慢,且不能智能化,經常會發生套殼過松,導致中轉輸送中保護套掉落的情況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漁叉叉刺套殼機構。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漁叉叉刺套殼機構,包括振動上料盤和用以套在叉刺上的保護套,所述保護套具有尖端和圓形末端,所述套殼機構包括工作臺、控制器、篩選盤、上裝盤和存料流道,所述工作臺的頂部具有由高漸低的傾斜面,所述篩選盤和上裝盤均架設在加工臺上方,且二者分別能夠繞自身軸線轉動設置,所述篩選盤和上裝盤的軸向均與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平行,所述篩選盤的外表面開設有多個繞其周向等距分布的篩選腔,所述篩選盤和上裝盤均具有前側面,且二者前側面朝向傾斜面的漸低端,所述篩選盤的前側面開設有多個分別與所有篩選腔一對一式相連通的檢測孔,并且其背側面開設有多個分別與所有篩選腔一對一式相連通的排料孔,所述檢測孔內徑大于所述尖端外徑并小于所述圓形末端外徑,所述排料孔的內徑大于所述圓形末端外徑,所述篩選盤的前側設有能夠貫穿檢測孔的剔料桿,所述篩選盤的上方設有與控制器電性連接、并且呈倒置姿態的第一紅外傳感器,所述上裝盤的背側開設有多個繞其周向等距分布的導料孔,所述導料孔貫穿上裝盤,所有篩選腔能夠逐個與振動上料盤的出料端相連通,所述上裝盤處于篩選盤的下方,并且存料流道處于二者之間,所有篩選腔通過存料流道分別能夠與所有導料孔依次連通,所述導料孔的內徑與所述圓形末端外徑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篩選盤的正上方設有導料通道,所述導料通道接近篩選盤的一端為下端,并且其另一端與振動上料盤的出料端相連通,所述導料通道的下端吻合篩選盤的外表面,并且其下端充分接觸篩選盤的外表面,所述篩選盤能夠繞自身軸線轉動的與導料通道相配合,所有篩選腔能夠逐個與導料通道的下端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篩選盤的旁側設有篩選電機,所述篩選盤上固定有與其同軸線的旋轉軸,所述篩選電機的輸出軸與旋轉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篩選盤和上裝盤之間設置有引導倉,所述引導倉的一端對應篩選盤,并且該一端為上端,所述引導倉的上端與篩選盤的外表面相接觸,所述引導倉的上端與導料通道的下端之間的夾角不超過35°,所述剔料桿處于引導倉和導料通道之間,所述篩選盤的旋轉方向為自導料通道向引導倉方向的順時針轉動,所述引導倉的下端設置有朝向上裝盤延伸的中轉倉,所述中轉倉與引導倉相連通,所有導料孔能夠逐個與中轉倉相連通,所述引導倉內具有空腔,所述空腔構成所述存料流道,所述中轉倉遠離上裝盤的一端設有上裝氣缸,所述上裝氣缸的活塞軸上設置有第一沖料塊,經上裝氣缸驅動所述第一沖料塊能夠迫使其貫穿中轉倉并且延伸至與中轉倉相對應的一個導料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引導倉的外部開設有缺口,所述引導倉上設置有與控制器電性連接第二紅外傳感器,所述第二紅外傳感器的檢測端正對缺口設置,所述缺口處于存料流道接近篩選盤的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正飛,未經彭正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6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漁叉叉頭的叉刺上裝機構
- 下一篇:造粒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