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3D地圖模型查詢的森林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8479.3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43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菊;梁守倫;楊靜;馮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G06F16/245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 地址: | 030000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地圖 模型 查詢 森林 環境監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3D地圖模型查詢的森林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屬于森林環境監測技術領域。包括:S100、選塊;S200、選點;S300、點聯,將步驟S200中建立的環境監測點進行聯網并建立數據庫;S400、分析,將步驟S300中數據庫內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森林康養環境結果;S500、生成3D地圖模型,將步驟S400中得到的結果繪制3D地圖模型并在模型不同區域上標注森林康養環境為較差、差、良、優中的一種,并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S600、共享,將步驟S400中的云端數據庫與移動手持設備進行關聯,便于用戶查詢,通過繪制3D地圖模型并在模型不同區域上標注森林康養環境為較差、差、良、優中的一種,并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可以直觀的將檢測結果反饋給有需要的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森林環境監測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基于3D地圖模型查詢的森林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森林康養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森林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環境監測的內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標的監測、化學指標的監測和生態系統的監測,環境監測,是科學管理環境和環境執法監督的基礎,是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環境監測的核心目標是提供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的數據,判斷環境質量,評價當前主要環境問題,為環境管理服務。現有的森林康養環境綜合監測主要通過在定點設置各種檢測儀器來檢測環境數據并將數據記錄比對來得到環境數據結構,但是這種技術手段不能將檢測結果直觀方便的展示給有需要的人群。
發明內容
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森林康養環境綜合監測難以將檢測結果直觀方便的展示給有需要的人群的問題。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一一種基于3D地圖模型查詢的森林環境監測方法,包括:
S100、選塊,選取若干個面積為A㎡的正方形森林區塊;
S200、選點,在步驟S100中所選取的正方形森林區塊設置環境檢測點;
S300、點聯,將步驟S200中建立的環境監測點進行聯網并建立數據庫;
S400、分析,將步驟S300中數據庫內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森林康養環境結果;
S500、生成3D地圖模型,將步驟S400中得到的結果繪制3D地圖模型并在模型不同區域上標注森林康養環境為較差、差、良、優中的一種,并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
S600、共享,將步驟S400中的云端數據庫與移動手持設備進行關聯,便于用戶查詢。
優選地,所述步驟S100的選塊的具體為:分別在不同的森林環境進行選擇面積為A㎡的正方形森林區塊,包括山地、沼澤、湖泊、草地以及其它地形,所述面積A根據地形選擇,當地形為山地時,A為50~100,當地形為沼澤時,A為30~50,當地形為湖泊時,A為100~200,當地形為草地時,A為200~400。
優選地,所述步驟S200中,環境檢測點設置位置要滿足能同時檢測到氣候、土壤、地形、地質、生物、水分、樹種、下墊面、反射陽光物體及投射到基站內儀器的受光面上的障礙物影子。
優選地,所述步驟S300中,聯網并建立數據庫具體為在所有的環境監測點設置無線信號發射器,數據庫連接有無線信號接收器,通過無線信號發射器和無線信號接收器將數據輸送給數據庫,所述環境監測點每隔15s采集一次數據并每隔3分鐘發送一次數據給數據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4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