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同位差動減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8434.6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3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承崗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承崗 |
| 主分類號: | F16H48/10 | 分類號: | F16H48/10;F16H48/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位 差動 減速器 | ||
1.同位差動減速器,包括輸入元件、輸出元件和傳動輪,直接安裝在別的物體上或者還帶有底座或中軸,其特征在于傳動輪包括同位差動輪系;一個基本結構的同位差動輪系帶有兩個同位傳動輪組,彼此的傳動輪兩兩對應為同位組,其中一個組的兩個傳動輪可以同步自轉、公轉、平轉或同時自轉和公轉,該同位組稱為同步組,與其配對傳動的另一組的傳動輪具有共軸或平行軸,其中一個固定安裝作為定子,另一個轉動安裝作為轉子,該同位組稱為差動組;同步組和差動組之間直接傳動或通過中間輪傳動;同位差動輪系以同步組作為輸入元件,以轉子作為輸出元件進行減速傳動,也可以反過來進行加速傳動;傳動輪的類型是齒輪、鏈輪、帶輪、柔輪、摩擦輪或磁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同步組和差動組之間直接傳動,差動組是兩個同軸外環或太陽輪,同步組是復合行星輪或平轉輪組,中軸是動力軸,同步組與中軸之間的連接方式為——有轉臂或偏心輪與中軸固定連接,復合行星輪轉動安裝在轉臂上或平轉輪組與偏心輪轉動連接;或者,中軸和復合行星輪或平轉輪之間通過前級減速機構連接;或者,中軸是一種空心軸,復合行星輪直接在中軸的非同軸位置上轉動安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同位差動輪系采用同步組分組消隙的方式來傳動,同步組單元分成兩組分別只在不同的方向工作,一個組工作的時候,另一個組處在比該組更接近另一個方向的工作位置,具體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輪齒錯位法”、“超越離合法”和“反向周向力法”。
4.根據權利要求2 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同位差動輪系采用現有的消隙齒輪來進行零側隙傳動,包括但不限于非標齒廓齒輪、分層錯位齒輪、軸向錯位人字齒輪,或者采用嚙合方向預壓力安裝方式來消除側隙。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差動組的兩個傳動輪分處在軸向不同位置,不占用彼此的徑向外側空間,或者,沒有別的組件占用定子或轉子的徑向外側空間,因而它們的傳動點都可以安排在整體結構中較為遠離中心的位置,從而使側隙回程角較小。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傳動輪在中軸的軸向傳動,同步組的兩個同位輪結合成階梯輪,差動組在徑向相互套疊,轉子直接以定子作為回轉支承,或隔著具有運動減阻作用或承受軸向力作用的支承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帶有軸向位置調節裝置及其控制裝置,可以用來調節傳動輪側隙大小,或者平衡傳動輪軸向力,或者調節傳動摩擦力,可以手動或自動控制。
8.根據權利要求1、2、3、4或7或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帶有一體化動力裝置,同位差動輪系的輸入部件同時也是動力裝置的輸出部件,或者,同位差動輪系的定子直接安裝在動力裝置的固定部件上,或者,同位差動輪系與動力裝置在徑向套疊分布。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同位差動輪系包括有不對稱齒輪,其齒廓為左右不對稱形狀,或者,其左、右齒面具有不同的機理結構、粗糙度或物理性能。
10.根據權利要求1、2、3、4、7或9所述的同位差動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個同位差動輪系中混合使用不同模數的齒輪,使其傳動輪組乃至整個同位差動輪系在同一量級尺寸下有更為豐富的傳動比選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承崗,未經周承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43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