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純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8360.6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99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瑾;尹大川;王媚;王露;趙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中醫藥大學;西安高德威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9/02 | 分類號: | C12N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楊燕珠 |
| 地址: | 710000***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氧化物歧化酶 純化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取蚯蚓,使用清水對蚯蚓進行清洗,對蚯蚓進行吐泥處理;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蚯蚓用組織搗碎勻漿機搗碎,經高速冷凍離心機離心分離,取離心液,即SOD提取液;步驟三:將SOD提取液進行不少于2次超濾,得到SOD純化液;步驟四:配置緩沖液,用緩沖液稀釋并配置濃度為2~100mg/ml的SOD溶液;步驟五:使用96種結晶試劑盒對步驟四中的SOD溶液進行結晶條件的篩選;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結晶試劑盒內的結晶溶液體系放置在20℃的溫控箱中,結晶6~8天,收集結晶的蛋白質晶體,并冷凍保存。本發明制備的SOD具有純度高,活性大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純化方法。
背景技術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簡稱SOD)是一種新型酶制劑,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廣泛分布于各種生物體內,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等。
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體內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質,SOD被視為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人體內的垃圾清道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化工等領域。例如,SOD在治療腫瘤、炎癥和抗衰老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臨床應用。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測定病人體內血清中的SOD活性的高低,可以對肺腫瘤病人疾病發展程度進行分析;可以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制成制劑,作為陰莖纖維性海綿體炎疼痛期的治療藥物,具有安全、有效及相應的可控性;在自身性免疫病的治療方面也可發揮重要作用,如在治療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硬化病中,SOD能有效抑制病患者血清中的破壞因子,實現良好的治療效果。
雖然SOD擁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從天然物質中提取的SOD的濃度低而較難應用,使得其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時,SOD屬于大分子的蛋白質,其以普通的狀態存在時其較難保持其生物活性的完整而導致失活,但是已結晶結構存在的蛋白質的活性較為穩定。
目前,蛋白質純化方法主要途徑包括分級鹽析、凝膠層析、膜分離等,而蛋白質結晶途徑則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方法。通過結晶方法可以得到純度、均一度、活性均極佳的蛋白質,是獲取最高品質蛋白質樣品的最佳途徑之一。由于結晶過程難度較大,工藝復雜,必須研發出穩定的結晶工藝才可以實現規模生產。在現有實際的SOD工業生產中,尚未實現SOD的結晶純化生產,亦尚未發展出具體的生產工藝。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純度高、結晶好、生物活性穩定、規模化生產的SOD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SOD的濃度低、穩定性差、極易失活、規模化生產程度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純化方法。
由于蚯蚓中SOD含量較高,且鑒于蚯蚓易于養殖、來源廣泛、生物安全性高的特點,其可以作為規模化生產SOD的原料。
實現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蚯蚓,使用清水對蚯蚓進行清洗,對蚯蚓進行吐泥處理,待蚯蚓吐泥完全后,取出,備用;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的蚯蚓用組織搗碎勻漿機搗碎,經高速冷凍離心機離心分離,取離心液,即SOD提取液,備用;
步驟三:將SOD提取液進行不少于2次超濾,得到SOD純化液,備用;
步驟四:配置緩沖液,用緩沖液稀釋SOD純化液,配置濃度為2~100mg/ml的SOD溶液;
步驟五:使用Hampton公司的IndexTM和Crystal Screen的96種結晶試劑盒對步驟四中的SOD溶液進行結晶條件的篩選;
步驟六:將步驟五中結晶試劑盒內的結晶溶液體系放置在20℃的溫控箱中,結晶6~8天,收集結晶的蛋白質晶體,并冷凍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中醫藥大學;西安高德威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陜西中醫藥大學;西安高德威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3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