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8216.2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70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婉瑩;陳德高;羅慶姿;武靜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8 | 分類號: | G01N3/08;G01N3/20;G01N3/24;G01N3/0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 |
| 地址: | 51006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雜 應力 下雙珠 膠結 模型 加載 裝置 | ||
1.一種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裝置安裝在雙軸加載設備上,包括底板、滾軸、試樣墊塊、下墊塊、上墊塊、用于測量豎直位移的對稱設置的第一傳感器組、測量水平位移的對稱設置的第二傳感器組、以及連接件;
所述底板水平放置在雙軸加載設備的可水平移動的底座上,其上設有用于安裝和定位滾軸的第一凹槽;所述滾軸設置在底板上,位于第一凹槽內;所述下墊塊設置在滾軸上,其底部設有與滾軸定位配合的第二凹槽,其頂部設有用于安裝試樣墊塊的第三凹槽,其端部與水平載荷反力端連接;所述上墊塊設置在下墊塊上方,其頂部設有用于與連接件連接的第四凹槽,其底部設有用于安裝試樣墊塊的第五凹槽,其端部與水平載荷輸出端連接;所述試樣墊塊分別設置在第三凹槽和第五凹槽內,并分別與下墊塊和上墊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傳感器組安裝在上墊塊上;所述連接件的一端插入第四凹槽內并與上墊塊鉸接,另一端線性導軌端連接;雙珠膠結模型設置在上墊塊與下墊塊之間,分別與上下墊塊上的試樣墊塊固定連接;所述滾軸、試樣墊塊、連接件同軸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裝置還包括用于固定安裝第一傳感器組的夾板;所述夾板采用L型結構設計,其上設有用于卡緊第一傳感器組的安裝孔、便于安裝的切割縫和固定孔;所述安裝孔豎直貫穿夾板;所述切割縫從夾板邊緣延伸至安裝孔并將夾板貫穿;所述固定孔設置在夾板的側面,其軸線與切割縫垂直并將其貫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裝置還包括用于測量上墊塊水平位移的第二傳感器組;所述第二傳感器組采用兩個線性位移傳感器,設置在上墊塊上,并與上墊塊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的上部為圓柱體結構,與線性導軌端連接,下部設有與上墊塊鉸接的水平設置的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墊塊和下墊塊均采用L型結構設計,上墊塊其豎直段與水平載荷輸出端連接,下墊塊其豎直段與水平荷載反力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感器組采用兩個線性位移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雜應力下雙珠膠結模型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采用圓弧形凹槽結構設計,且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的直徑與滾軸直徑一致;所述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均采用長方體凹槽結構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82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