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7875.4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939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皇甫仁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常忠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傳感器 認證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應用于汽車技術領域,用于提高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效率和準確性,降低認證成本,保證智能駕駛車輛的安全行駛。該方法包括:在進行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時,車載控制器首先從車云服務器獲取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的公鑰信息,然后接收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發送的待認證簽名;進而車載控制器可以根據BLS簽名算法,利用獲取到的公鑰信息,對該待認證簽名進行認證,以獲得認證結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輛上配置了各種類型的感知傳感器,如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用以輔助實現車輛的智能駕駛功能。
但隨著車輛的使用,各個車載傳感器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和消耗,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車載傳感器更換的情況,并且,隨著保有量加大,除了正規供應商外,陸續出現了大量“山寨”版傳感器,由于車載傳感器通常是依賴控制器局域網絡(controller?areanetwork,CAN)總線或者以太網等方式連接到車載控制器,且車載傳感器與車載控制器之間是通過明文進行通信,極易被破解,在這種情況下,若利用“山寨”版傳感器后裝到車輛中來替換出現損傷或消耗的正規傳感器,將極有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甚至威脅到用戶的生命完全。因此,能否對各個車載傳感器設備的真偽進行準確認證就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利用貼附在傳感器設備上的電磁安全芯片,來認證傳感器設備,但該方法需要專門的安全芯片,且安全芯片與控制器需要進行配套設置,硬件成本過高,不適用于對數量越來越多的車載傳感器進行認證;而另一種常用的認證方法則是基于密鑰的認證方法,該方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對車載設備真偽進行認證,但該方法通常依賴通信雙方共享同一密鑰,所以,該方法比較適用于兩個設備之間的互相認證,但每輛車需要認證的傳感器數量眾多,不適用于與車載控制器之間分別進行一一認證,響應時間過長。可見,目前常見的兩種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認證效率較低、成本較高且均無法實現同時對車輛上大量車載傳感器的快速、準確認證,進而無法保證智能駕駛車輛的安全行駛。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及裝置,用于提高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效率和準確性,降低認證成本,進而保證智能駕駛車輛的安全行駛。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進行車載傳感器的認證時,車載控制器(如圖1中的車載控制器103)首先從車云服務器(如圖1中的車云服務器101)獲取待認證車載傳感器(如圖1中的待認證車載傳感器102)的公鑰信息,然后接收待認證車載傳感器(如圖1中的待認證車載傳感器102)發送的待認證簽名;進而車載控制器(如圖1中的車載控制器103)可以根據BLS簽名算法,利用獲取到的公鑰信息,對該待認證簽名進行認證,以獲得認證結果。
與傳統技術相比,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車載控制器是根據成熟的BLS簽名算法,利用從車云服務器獲取的公鑰對待認證簽名進行認證,來準確識別出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的真偽,因此,相較于目前利用貼附在傳感器設備上的電磁安全芯片來認證傳感器設備的方法以及依賴通信雙方共享同一密鑰來進行傳感器認證的方法而言,無需增加任何硬件,即可實現對車輛上大量車載傳感器的快速、準確認證,不僅降低了認證成本,而且也提高了認證效率和準確性,進而保證了智能駕駛車輛的安全行駛。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從車云服務器獲取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的公鑰信息,包括:根據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的待簽名信息,從車云服務器處查詢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的公鑰信息。
這樣,如果車載控制器或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為更新后的傳感器,且車載控制器未存儲有車云服務器預先發送的公鑰信息時,可以根據待認證車載傳感器發送的待簽名信息,從車云服務器處查詢出與該待簽名信息相關聯的公鑰信息,進而提高認證效率和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78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傳輸帶定位機構
- 下一篇:軸向磁場電機、定子總成及定子繞組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