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7470.0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74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唐克軒;嚴欣;吳張寬玉;馬亞男;付雪晴;黎凌;苗志奇;張耀杰;劉航;陳甜甜;李勇鵬;秦維;錢虹妹;孫小芬;謝利輝;王宇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4/415 | 分類號: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C12N15/65;A01H5/00;A01H6/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鄭立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蒿 tcp 轉錄 因子 aatcp15 調控 青蒿素 表達 中的 應用 | ||
1.一種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所述轉錄因子AaTCP15的編碼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連接于植物表達調控序列上,構建含有所述轉錄因子AaTCP15的編碼基因的植物過量表達載體;所述轉錄因子AaTCP15的編碼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步驟二、將青蒿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基因DBR2和ALDH1的啟動子ProDBR2和ProALDH1分別連入載體pGreenII0800-LUC,構建植物雙熒光素檢測報告載體pGreenII0800-ProDBR2和pGreenII0800-ProALDH1;
步驟三、將所述植物過量表達載體和所述植物雙熒光素檢測報告載體分別轉入宿主菌株農桿菌GV3101中,獲得含有表達載體的工程菌株;
步驟四、將含有所述植物過量表達載體的所述工程菌株分別與含有所述植物雙熒光素檢測報告載體pGreenII0800-ProDBR2和pGreenII0800-ProALDH1的所述工程菌株混合后,注射到植株中,并檢測熒光強度,確定所述轉錄因子AaTCP15對所述青蒿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基因DBR2和ALDH1的啟動子的激活作用;
步驟五、將所述轉錄因子AaTCP15的編碼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連接于植物表達調控序列上,構建含有所述轉錄因子AaTCP15的編碼基因的反向互補序列的反義干擾載體;
步驟六、將所述步驟一的所述植物過量表達載體與所述步驟五?的所述反義干擾載體轉入宿主菌株農桿菌EHA105中,分別獲得含有所述植物過量表達載體和所述反義干擾載體的工程菌株,并轉入青蒿植株中;
步驟七,篩選獲得含有轉錄因子AaTCP15的轉化細胞,并再生轉基因植株,得到青蒿素含量顯著提高的過量表達轉基因植株和青蒿素含量顯著降低的反義干擾表達轉基因植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和所述步驟六中的所述轉入所述宿主菌株的方法采用凍融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雙熒光素檢測報告載體pGreenII0800-ProDBR2和pGreenII0800-ProALDH1轉入的所述宿主菌株為帶有pSoup19輔助質粒的農桿菌GV3101菌株。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含有所述植物過量表達載體的所述工程菌株與含有所述植物雙熒光素檢測報告載體pGreenII0800-ProDBR2和pGreenII0800-ProALDH1的所述工程菌株按1:1混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采用抗生素篩選所述轉化細胞。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青蒿TCP類轉錄因子AaTCP15在調控青蒿素表達量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選用卡那霉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74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袋子、袋子固定裝置和袋子安裝結構
- 下一篇: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