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7295.5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31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宇;楊石;張鑫;王乃繼;張紅順;羅偉;劉力章;王志星;王實樸;崔豫泓;張朝;孟長芳;程鵬;程曉磊;李婷;王永英;陳隆;潘冠福;李美軍;李慧;王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科院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29/00 | 分類號: | B65G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李曉紅 |
| 地址: | 100013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封 調式 凹槽 回轉 | ||
1.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包括
閥殼(1),在所述閥殼(1)上形成與其內腔連通的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
閥芯(2),轉動設置在所述閥殼(1)內,在所述閥芯(2)的外部且沿所述閥芯(2)圓周方向均勻布設若干個凹槽(21);
填充塊(3),在每一所述凹槽(21)內可拆卸地設置一所述填充塊(3),用于改變所述閥芯(2)外部的若干個凹槽(21)構成的有效輸送容積;
所述填充塊(3)采用弧形填充塊(31),所述弧形填充塊(31)的外輪廓與所述凹槽(21)的內輪廓相吻合;所述弧形填充塊(31)的頂面為下凹的弧形面;
在所述進料口(11)的內部設置切刀(5),所述切刀(5)的刀口呈傾斜設置,所述切刀(5)的刀口朝向與所述閥芯(2)的轉動方向相反;
所述填充塊(3)采用平面填充塊(32),所述平面填充塊(32)的外輪廓與所述凹槽(21)的內輪廓相吻合,所述平面填充塊(32)的頂面為平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塊(3)采用傾斜式填充塊(33),所述傾斜式填充塊(33)的頂部開設斜槽(331),在所述傾斜式填充塊(33)安裝于所述凹槽(21)內時,所述傾斜式填充塊(33)上的所述斜槽(331)相對于所述閥芯(2)的軸線傾斜。
3.如權利要求1至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塊(3)相對于所述閥芯(2)徑向位置可調地設置在所述凹槽(21)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殼(1)包括圓柱殼體(100)以及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圓柱殼體(100)兩側的端蓋(101),所述圓柱殼體(100)的上下部分別設置有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閥芯(2)沿所述圓柱殼體(100)的軸線轉動設置在所述閥殼(1)內,每一所述端蓋(101)的內側壁上形成有迷宮式密封結構;在所述端蓋(101)上開設與迷宮格密封結構連通的通氣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迷宮式密封結構為形成于所述端蓋(101)的內側壁上的迷宮格結構。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迷宮式密封結構為形成于所述端蓋(101)的內側壁上的V型迷宮格結構;所述迷宮格的橫截面的形狀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角度范圍為30°~80°;迷宮格高度范圍為0~20m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橫截面均為矩形,所述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寬度均大于等于所述凹槽(21)的長度;
或者所述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橫截面均為圓形,所述進料口(11)的直徑和所述出料口(12)的直徑均在所述凹槽(21)的長度的1.5倍以上;
或者,所述進料口(11)的橫截面為矩形,所述出料口(12)的橫截面為圓形,所述進料口(11)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凹槽(21)的長度,所述出料口(12)的直徑在所述凹槽(21)的長度的1.5倍以上;
或者,所述進料口(11)的橫截面為圓形,所述出料口(12)的橫截面為矩形,所述進料口(11)的直徑在所述凹槽(21)的長度的1.5倍以上,所述出料口(12)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凹槽(21)的長度。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密封型可調式凹槽回轉給料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刀(5)與所述凹槽21的頂端間隙在0.5mm以內;
在所述出料口(12)的內部設置擋板(6),所述擋板(6)由閥殼(1)的弧形邊沿向所述出料口(12)的內部延伸形成,所述擋板(6)的外邊緣呈傾斜設置,所述擋板(6)的外邊緣的朝向與所述閥芯(2)的轉動方向一致,所述擋板(6)與所述凹槽(21)的頂端間隙在0.5mm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科院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煤科院節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729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