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RTSⅠ型雙塊式軌枕自動化智能無人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7281.3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8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蘇雅拉圖;王艷紅;劉偉;譚祥博;胡國偉;梁卿愷;田永濤;于善毅;徐結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橋隧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5/00 | 分類號: | B28B15/00;B28B23/02;B28B13/02;B28B13/06;B28B11/24;B28B7/38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rts 型雙塊式 軌枕 自動化 智能 無人 生產線 | ||
1.一種CRTSⅠ型雙塊式軌枕自動化智能無人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殘渣清理系統(7)、脫模劑噴涂系統(8)、預埋套管及螺旋筋安裝系統(9)、鋼筋制作及安裝系統(10)、混凝土精準布料系統(12)、模具吊裝碼垛系統(13)、智能養護系統(14)、模具拆垛脫模系統(6)、雙塊式軌枕智能檢測系統(5)、雙塊式軌枕清理扣蓋系統(4)、雙塊式軌枕碼垛系統(3)、物料自動運輸系統(2)和雙塊式軌枕智能緩存系統(1),其中模具拆垛脫模系統(6)、模具殘渣清理系統(7)、脫模劑噴涂系統(8)、預埋套管及螺旋筋安裝系統(9)、鋼筋制作及安裝系統(10)、混凝土精準布料系統(12)、模具吊裝碼垛系統(13)以及智能養護系統(14)依次連接設置成閉合環路,模具拆垛脫模系統(6)還依次與雙塊式軌枕清理扣蓋系統(4)、雙塊式軌枕碼垛系統(3)和雙塊式軌枕智能緩存系統(1)連接,每個系統之間通過物料自動運輸系統(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RTSⅠ型雙塊式軌枕自動化智能無人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塊式軌枕清理扣蓋系統(4)包括工業機器人I(4.1)、振動盤(4.3)、3D相機(4.4)、清理扣蓋工裝(4.5)、控制電箱(4.6)以及傳送帶I(4.7),工業機器人I(4.1)布設在傳送帶I(4.7)兩側,清理扣蓋工裝(4.5)安裝在工業機器人I(4.1)端部,振動盤(4.3)布設在工業機器人I(4.1)旁邊,3D相機(4.4)安裝在清理扣蓋工裝(4.5)上面,控制電箱內裝有用于控制工業機器人、振動盤、3D相機、傳送帶I的啟動、運行以及停止的PLC控制器;清理扣蓋工裝(4.5)包括清理噴槍(4.5.1)和抓取吸盤(4.5.2),3D相機(4.4)設置在抓取吸盤(4.5.2)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CRTSⅠ型雙塊式軌枕自動化智能無人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盤(4.3)包括振動器(4.3.1)以及設置在振動器(4.3.1)上的旋轉盤(4.3.2),旋轉盤(4.3.2)中心為一可緩慢旋轉圓錐體,旋轉盤(4.3.2)內壁設置一個扣蓋寬度的向上盤旋運輸通道(4.3.3),盤旋運輸通道(4.3.3)由底部到頂端共分為三層,上盤旋運輸通道(4.3.3)的第二層頂端設置第一橫向擋片(4.3.4),第一橫向擋片(4.3.4)上頂端與第三層通道水平,第一橫向擋片(4.3.4)底部距離第二層通道平面為一個扣蓋的厚度;上盤旋運輸通道(4.3.3)的第三層一側設置豎向擋板(4.3.5),第三層的出口處設置有第二橫向擋板(4.3.6),第二橫向擋板(4.3.6)底部高度距離第三層通道上平面一個扣蓋水平高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CRTSⅠ型雙塊式軌枕自動化智能無人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拆垛脫模系統(6)包括設置于汽養護通道出口與脫模區之間的拆垛系統以及設置于脫模區內的脫模系統,所述的拆垛系統包括門式支架I(6.2)、道軌I(6.5)、橫梁(6.3)、升降電機I(6.4)、旋轉夾具(6.7)、鎖定裝置(6.8)和壓板解除裝置(6.9),門式支架I(6.2)頂部兩側設置道軌(6.5),橫梁(6.3)架設在道軌I(6.5)上,橫梁(6.3)上設置有可以沿橫梁(6.3)移動的升降電機I(6.4),升降電機I(6.4)通過鋼絲繩連接旋轉夾具(6.7),旋轉夾具(6.7)兩端設置有鎖定裝置(6.8),旋轉夾具(6.7)的中軸線位置設置有壓板解除裝置(6.9);
所述的脫模系統包括平移桁架(6.10)、脫模臺(6.11)和緩沖支架(6.12),脫模臺(6.11)布設在平移桁架(6.10)之間,緩沖支架(6.12)設置在脫模臺(6.11)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橋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橋隧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728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