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熱分支井恒溫差發電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2010037029.2 | 申請日: | 2020-01-14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71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發明(設計)人: | 林鐵軍;包驍敏;于浩;梁豪;張強;吳繼偉;王濤;劉朕;陳豪;曹金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主分類號: | F03G4/00 | 分類號: | F03G4/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圓聿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宋紅賓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熱 分支 恒溫 發電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地熱分支井恒溫差發電系統,包括主井筒套管,主井筒套管貫穿上覆地層、高溫地熱巖層;主井筒套管側壁上分布有多個分支井,主井筒套管內設有主井筒集輸電纜;每個分支井內設有恒溫差發電筒組,恒溫差發電筒組通過接線分支井公接頭、主井筒電纜母接頭與主井筒集輸電纜連接;主井筒集輸電纜底部設有卡緊機構,卡緊機構座封在主井筒套管內壁上,使主井筒集輸電纜處于拉直狀態;頂部與地面集電送電控制中心連接;地面集電送電控制中心與外輸電網聯網。本發明設計簡單、可行,采用分支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熱資源的利用,提供穩定的電能供給,且每個分支井段互不影響,實現井下熱電發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熱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熱分支井恒溫差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地球內部儲藏著巨大熱能,約為全球油氣資源能量的5萬余倍。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日漸短缺,地熱資源作為一種儲量巨大、無污染、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符合現代化工業社會的需求,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新能源開發和研究的熱點。
地熱資源的首要開發利用方式為鉆井。隨著鉆探設備能力、地熱開發深度和廣度的不斷發展,地熱井鉆探深度一般達千米以上,很多地區鉆探三四千米才能得到品位較高的地熱資源,建設成本較大。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地熱發電的方式主要為蒸汽型地熱發電和熱水型地熱發電兩大類,蒸汽型地熱發電方式簡單,但干蒸汽地熱資源十分有限,熱水型地熱發電需要耗費更多的電能,且投資較大。近年來溫差發電材料制造技術和工藝不斷提高,熱電發電技術逐漸興起。溫差發電材料是利用塞貝克效應原理進行發電,當在由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組成的熱電發電單元的兩側施加不同溫度時,在熱電發電單元之間就會產生電動勢,從而將熱能直接轉換為電能。溫差發電材料發電過程中,隨著溫差的增大,溫差發電裝置的輸出功率隨之增大。一般來講,地熱能熱流體或熱源溫度相對穩定,所以增大溫差最好的方式是降低溫差發電裝置冷端面溫度。
申請號為201610496310.6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地層自身冷源型干熱巖熱電發電系統,熱電發電模塊與裸露的干熱巖儲層接觸的部分為高溫熱端,井下熱電發電模塊直接與井筒接觸的部分為低溫冷端,井下熱電發電模塊、正極導線、地面負載和負極導線依次連接形成閉合電路。此發明不會額外占用地面面積,但發電能力和發電效率不高。
申請號為201810524089.X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U型管換熱閉式循環井下熱電發電系統,冷流體在井下分流器作用下,一部分冷流體被分流進入油套環空流動通道,該部分冷流體在上升過程中溫度會逐漸升高;另一部分冷流體繼續向下流動進入U型管換熱器中,吸收地層熱流體所傳遞的熱量后,溫度升高,變成循環熱流體流出地面。熱電發電模塊在溫度差的作用下產生電能,并通過駁接線纜將電能輸入電能外輸模塊。此發明能實現提供穩定的電能供給,但通過水冷的方式增大溫差需要耗費更多的電能,且投資較大。
申請號為201810524090.2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雙井閉式循環井下熱電發電系統及方法,該系統不會影響產出流體的后續利用,但需要同時鉆穿相同地層的A井筒和B井筒,開發成本較大,且只能利用中低溫地熱資源,地熱資源利用率不太高。
為此,迫切需要一種能充分利用地熱資源,消耗電能小,發電效率高,提供穩定的電能供給的地熱發電系統。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難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地熱多分支井恒溫差發電系統,本發明設計不需要注入流體作為溫差發電的冷端面,直接通過一種恒溫差發電系統使發電效率提高,采用螺旋發布的多分支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熱資源的利用,減少開發井數,降低開發成本,提供穩定的電能供給,設計簡單、可行,在現場操作也很簡單、方便,占地面積也很適宜。
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地熱分支井恒溫差發電系統,包括主井筒套管,主井筒套管貫穿上覆地層、高溫地熱巖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70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