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性系高密植茶園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6666.8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89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宋魯彬;李玉勝;賈厚振;畢彩虹;崔秀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2/20;A01G22/40;A01G7/06;A01G13/02;A01C21/00;C05G3/00;C05G5/2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271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性 密植 茶園 栽培 方法 | ||
1.一種有性系高密植茶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起壟,壟寬60-80cm,壟背平整,壟背高15-20cm,壟間距40-60cm;
(2)春季2-3月份,選擇良種茶樹種子種植,茶行建于壟背,壟背播種,均勻撒播,覆蓋土層2-3cm;
(3)在播種茶種的同時,在壟溝中間栽植1行大豆;
(4)在播種茶種的同時,在壟溝中間種植1行玉米;
(5)播種完成后,壟溝澆水,澆透;
(6)壟背鋪敷水肥一體化滴灌管,進行水分滴灌及水溶肥滴灌;
(7)夏季6-7月份,待茶苗高至15-25cm時,開始采摘茶頭;
(8)對茶苗輪采至9月中下旬,從茶苗根部臺刈,臺刈后的根部以液體殼聚糖復合肥料2-5L調配為0.5%濃度懸混液噴施,臺刈后茶樹枝條粉碎還田;
(9)茶行內穴施熟腐豆粕或花生粕;
(10)將壟龍溝內玉米及大豆收割粉碎覆蓋于茶行,利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管進行水分滴灌;
(11)11月下旬壟溝澆水澆足;
(12)十二月上中旬,薄膜覆蓋茶行,薄膜上覆蓋草厚度20厘米以上;草上壓土2到5公分;
(13)來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待夜間地面無冬土出現,將茶園覆蓋物清除,利用水肥一體化滴灌管進行水份和水溶肥滴灌,并按照步驟(3)和(4)的規格種植玉米及大豆;
(14)待茶園枝條生長至15-25cm時,采茶,輪采;
(15)重復步驟(8)至(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播種,每畝播種良種茶樹種子150-300公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大豆的株距20-6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玉米的株距50-10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水溶肥是由有效成分:尿素、高溶性黃腐酸鉀、硝酸鋁、硝酸鋅、曲霉糖苷按照質量比66-76:10-20:0.2-0.5:0.1-0.2:0.0001-0.005組成,每1份有效成分溶于20-30份生物質發酵液中混合均勻即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質發酵液具體制備過程為:將100-200份植物秸稈、5-20份動物尸體及50-200份動物排泄物,經無害化處理后,加入3-5份聚丙烯酸鈉及1-2份檸檬酸,在10-35℃下,在發酵池中厭氧發酵20-35天,然后取發酵液過濾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1.4即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秸稈為麥秸或玉米秸;所述動物排泄物為去除鹽分后的人糞尿或豬糞或雞糞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5-7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肥施用量為0.3-2L/畝/天。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8)中,所述殼聚糖復合肥料是由以下組成:低分子量殼聚糖20-50g/L,Zn2+50-200mg/L,Al3+50-200mg/L,果膠3-10g/L,其余為水。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9)中,所述熟腐豆粕或花生粕的施用量為200-300Kg/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未經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66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性系茶苗兩次壓條成高密植茶園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鼻內窺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