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校園大數據的學生成績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6203.1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05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宗凱;劉三女牙;趙亮;朱曉亮;孫建文;劉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20 | 分類號: | G06Q50/20;G06Q10/04;G06Q10/06;G06F16/2458;G06F16/28;G06F17/18;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天力專利事務所 42208 | 代理人: | 吳曉穎 |
| 地址: | 430079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校園 數據 學生 成績 預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校園大數據的學生成績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數據融合;
以學習者為中心,開展動態的、無侵入式的學生多維行為數據采集,實現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園大數據的匯聚與融合;
(2)特征計算;
綜合利用線性分析、深度學習和非線性分析技術,從行為變化、勤奮度和行為非線性三個角度對學生行為特征進行量化與計算,構建系統的多維行為特征體系;
(3)成績預測;
在特征選擇的基礎上,構建預測模型,對學生成績進行預測,對高掛科風險學生提供反饋和預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校園大數據的學生成績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數據融合的具體過程如下:
(1-1)數據匯聚與預處理:首先,收集智慧校園環境下以SPOC為代表的線上學習行為數據和以一卡通和WiFi為代表的線下生活行為數據,實現學生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園大數據的匯聚;其次,執行對數據的清洗、加密、和入庫操作;
(1-2)構建時間序列模型:基于SPOC Log日志、一卡通和WiFi數據,構建學生多維行為的時間序列模型;首先,理清多維行為關鍵字段間的對應關系,建立按時間排布的學生行為序列集,實現多維行為的匯聚與融合;其次,把每個學生的每種行為按周次進行初步統計,生成按周統計的行為序列;最后,設置長度為10分鐘的時間窗口,把每個學生同一時間窗口內的同一種行為數據進行合并,生成多維行為序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校園大數據的學生成績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特征計算的具體過程如下:
(2-1)分別借助線性回歸和長短期記憶模型對學生行為的變化進行度量;
(2-1-1)借助線性回歸,計算行為的斜率、拐點以及殘差平方和,對一段時間內學生行為的線性變化進行度量;其中,斜率的值表征學生行為改變的方向和強度:斜率的絕對值越大表征學生行為變化越快,斜率的正負表征行為改變的方向;拐點是學生行為的斷點,表征學生行為方式發生改變的時間,在斷點之前和之后,學生的行為方式有所不同;殘差平方和表征學生行為的線性擬合度:殘差平方和越大,學生行為的線性擬合度越差;
(2-1-2)借助LSTM,提取學生行為的時間序列特征;LSTM所提取的特征無量綱,反應了行為特征與時序之間的關系,即:學生行為隨時間的動態變化過程;
(2-2)計算勤奮度指標,對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進行度量,指標包括:進圖書館次數、圖書借閱次數、出勤率、學習時長;
(2-3)計算行為非線性指標,對學生多維行為的非線性特征進行度量,指標包括:熵、復雜度、李氏指數、Hurst指數和DFA指數,分別表征了學生行為的規律性/多樣性、復雜程度、穩定性、可預測性和長程相關性,這五個指標,從不同角度衡量了學生行為的非線性特征:熵值越大,表征學生行為的規律性越差、不確定性越高即多樣性越好;復雜度越大,表征學生行為的復雜程度越高;李氏指數越大,表征學生行為的穩定性越差;在Hurst指數大于0.5時,其數值越大,表征學生行為的可預測性越好;DFA指數越大,表征學生行為的長程相關性越顯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校園大數據的學生成績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成績預測的具體過程如下:
(3-1)在對行為特征進行預處理的基礎上,通過特征選擇,提取對學生成績影響顯著的特征集;
(3-2)基于機器學習算法構建分類模型,對學習成績進行預測,并借助交叉驗證,檢驗預測模型的性能;
(3-3)基于所預測的成績,對高掛科風險學生群體提供反饋和預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師范大學,未經華中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620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