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架構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5969.8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3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高陽陽;謝海永;袁柳;李陽陽;魏曦;呂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4/44 | 分類號: | H04W4/44;H04W24/02;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專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張然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確定性 網絡 架構 車路云 協同 組網 方法 | ||
1.一種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端設備,與車路終端進行通信連接,用于實現所述車路終端互聯互通的網絡接入;
融合邊緣設備,與所述融合端設備通信連接,用于管理所述融合端設備的連接狀態;
融合云設備,與所述融合邊緣設備通信連接,用于管理所述融合邊緣設備的連接狀態;
所述融合端設備、所述融合邊緣設備和所述融合云設備均基于所述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的業務需求對網絡資源和計算資源進行協同配置,以確定所述車路終端與所述融合云設備之間的通信鏈路;
針對本地業務,所述融合端設備判斷所述本地業務是否可直接處理響應,當所述本地業務可由所述融合端設備直接處理響應時,基于所述融合端設備與所述車路終端之間的連接對所述本地業務進行處理,所述本地業務無需轉發上傳至云端進行協同任務處理;當所述本地業務無法由所述融合端設備直接處理響應時,由所述融合端設備與所述融合邊緣設備以及所述融合云設備進行協同處理;針對區域業務,所述融合邊緣設備判斷所述區域業務是否可直接處理響應,當所述區域業務可由所述融合邊緣設備進行響應處理時,基于所述融合邊緣設備與所述融合端設備、所述車路終端之間的連接關系對所述區域業務進行區域協同業務處理,所述區域業務無需轉發上傳至云端進行處理;當所述區域業務無法由所述融合邊緣設備進行響應處理時,由所述融合邊緣設備與所述融合云設備進行協同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云設備包括第一確定性網絡節點;
所述融合邊緣設備包括第二確定性網絡節點,所述第二確定性網絡節點與所述第一確定性網絡節點連接;
所述融合端設備包括第三確定性網絡節點,所述第三確定性網絡節點與所述第二確定性網絡節點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邊緣設備包括多個所述第二確定性網絡節點,所述融合端設備包括多個所述第三確定性網絡節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個所述第一確定性網絡節點連接有多個所述第二確定性網絡節點,每個所述第二確定性網絡節點連接有多個所述第三確定性網絡節點。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路終端包括:設于車輛的第一傳感器和設于路上的第二傳感器。
6.一種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車路云協同組網系統的業務需求,建立與傳輸任務對應的資源管理及配置,提供確定性時延保障鏈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多個所述車路終端與所述融合云設備建立通信鏈路時,通過采集所述鏈路的連接狀態,調整和配置所述鏈路的資源,以保障確定性網絡性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確定性網絡架構的車路云協同組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針對車路云協同業務,管理配置所述車路終端、所述融合端設備、所述融合邊緣設備和所述融合云設備,實現所述車路云協同組網架構的網絡資源和計算資源協同配置,以為車路云協同業務進行處理響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596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