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腸溶包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腸溶制品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5268.4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0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徐杜漸;王軍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圣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P20/10 | 分類號: | A23P20/10;A23G3/54;A61K9/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侯淑紅 |
| 地址: | 266108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衣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制品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腸溶包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腸溶制品。本發明的腸溶包衣材料包括用于依次包裹待包覆材料的隔離層包衣材料和腸溶外層包衣材料,其中,以重量份數計,所述隔離層包衣材料包括:蟲膠2?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0.1?2份;硬脂酸鎂0.1?2份;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檸檬酸三乙酯、甘露醇和異麥芽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1?10份;75v/v%?85v/v%乙醇40?180份。本發明的包衣材料原料成本低,制備方法簡單,包衣產品能滿足在模擬胃液中2小時不崩解,在腸液中1小時內崩解的使用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腸溶包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包含該腸溶包衣材料的腸溶制品。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腸溶包衣材料主要為蟲膠、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海藻膠、聚乙烯醇醋酸苯二甲酸酯、丙烯酸樹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酞酸酯等,其中,大都只有藥用級,僅限于用于藥品的腸溶包衣,不能用于食品包衣,或者作為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生產時有最大使用量的限制,不能滿足食品生產的需要。
海藻酸鈉目前用于腸溶型硬膠囊的研究較多,并有多篇專利申請公開,如中國專利申請CN103877587A公開了一種植物多糖藥用腸溶硬殼膠囊及其制備方法,中國專利申請CN104887643A公開了海藻酸鈉/淀粉基腸溶型空心膠囊及其一次成型的制備方法。海藻酸鈉作為腸溶包衣材料在現有技術中也有公開,例如中國專利申請CN104857520A公開了一種海藻酸鈉包衣液組合物及其包衣方法,其腸溶層增重率為7%-10%,增重率大,生產周期長,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腸溶包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包含該腸溶包衣材料的腸溶制品。本發明的腸溶包衣材料原料成本低,制備方法簡單,采用常規的薄膜包衣設備和包衣技術,易于操作和控制,包衣產品能滿足在模擬胃液中2小時不崩解,在腸液中1小時內崩解的使用要求。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腸溶包衣材料,該腸溶包衣材料包括用于依次包裹待包覆材料的隔離層包衣材料和腸溶外層包衣材料,其中,以重量份數計,所述隔離層包衣材料包括(或由以下成分組成):蟲膠2-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0.1-2份;硬脂酸鎂0.1-2份;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檸檬酸三乙酯、甘露醇和異麥芽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1-10份;75v/v%-85v/v%的乙醇40-180份。
優選地,以重量份數計,所述隔離層包衣材料包括(或由如下成分組成):蟲膠6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1份;硬脂酸鎂1份;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檸檬酸三乙酯、甘露醇和異麥芽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7份;80v/v%的乙醇135份。
優選地,以重量份數計,所述腸溶外層包衣材料包括(或由如下成分組成):海藻酸鈉6-9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0.1-0.5份;硬脂酸鎂0.1-1份;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檸檬酸三乙酯、甘露醇和異麥芽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1-10份;水60-180份。
優選地,以重量份數計,所述腸溶外層包衣材料包括(或由如下成分組成):海藻酸鈉8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0.15份;硬脂酸鎂0.3份;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檸檬酸三乙酯、甘露醇和異麥芽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5份;水120份。
在所述隔離層包衣材料和所述腸溶外層包衣材料中,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山梨醇、檸檬酸三乙酯、甘露醇和異麥芽糖醇中的一種或多種可增加膜的柔韌性,同時具有保濕效果,能防止膜在干燥環境開裂。
優選地,使用所述隔離層包衣材料時,增重率為:0.5%-2.0%。
優選地,使用所述腸溶外層包衣材料時,增重率為:2.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圣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圣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52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