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機械頂管施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5095.6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69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鄺泳斌;鄧志光;黃磊棟;李智滔;孫敏強;朱志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堅磊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10 | 分類號: | E21D9/10;E21D9/00;E21D9/12;E21D11/10;E21D11/38;E21F17/12;E21F17/18;F16L1/0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900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江埔***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 施工工藝 | ||
本發明涉及頂管施工技術領域,旨在提供機械頂管施工工藝,其包括放樣復核;井施工;頂管設備、地面輔助設施安裝;頂管設備出工作井;控制臺預設頂進軸線,并以激光點形式顯示頂管設備的機頭與頂進軸線的位置關系,同時,應用后臺內設用于模擬頂管施工過程的三維模擬模型;應用后臺實時獲取控制臺的施工過程數據,輸入所述三維模擬模型內,所述三維模擬模型控制應用后臺報警;操作人員調節糾偏頂管設備的機頭位置,直至激光點與頂進軸線的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預設值;頂管設備進接收井;頂進出土。本發明具有輔助操作人員查知機頭運行方向并及時進行機頭運行方向調整的效果,以減少施工時因人為誤差影響施工質量的情況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頂管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機械頂管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頂管施工是一種不開挖或者少開挖的管道埋設施工技術,其開挖工作井與接收井,在工作井內借助于頂進設備產生的頂力,克服管道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將管道按設計的坡度頂入接收井內,并將土方運走。一節管子完成頂入土層之后,再下第二節管子繼續頂進。頂管施工借助于主頂油缸及管道間中繼間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進機從工作井內穿過土層一直推到接收井內吊起,同時,把緊隨工具管或掘進機后的管道埋設在兩井之間,以實現非開挖敷設地下管道施工。
頂管施工解決了管道埋設施工中對城市建筑物的破壞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難題,在穩定土層和環境保護方面凸顯其優勢。這對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眾多、地下管線復雜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經濟、高效、保護環境的優點。
現有的頂管施工的技術要點在于糾正管子在地下延伸的偏差。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土質、設備的操作等原因,容易導致管子的方向或高程出現偏差,需要及時地查知機頭運行方向并及時進行機頭運行方向的調整。頂管機一般都配設有激光導向裝置,激光導向裝置根據激光與視準軸的偏差量進行導向。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頂管施工時,一般由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操作人員在地面控制室外操作并仔細檢測整個操作系統、觀察掘進機內的土壓、油壓、激光束位置,對操作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施工時對操作人員的依賴程度大,要求操作人員時刻查知機頭運行方向并及時進行機頭運行方向的調整,施工時容易存在人為誤差影響施工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機械頂管施工工藝,其具有輔助操作人員查知機頭運行方向并及時進行機頭運行方向調整的效果,減少施工時因人為誤差影響施工質量的情況發生。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機械頂管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放樣復核;
井施工;
頂管設備、地面輔助設施安裝;
頂管設備出工作井;
控制臺預設頂進軸線,并以激光點形式顯示頂管設備的機頭與頂進軸線的位置關系,同時,應用后臺內設用于模擬頂管施工過程的三維模擬模型;
應用后臺實時獲取控制臺的施工過程數據,輸入所述三維模擬模型內,當激光點與頂進軸線的位置偏差超過預設值時,所述三維模擬模型控制應用后臺報警;
操作人員調節糾偏頂管設備的機頭位置,直至激光點與頂進軸線的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預設值;
頂管設備進接收井;
頂進出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堅磊建設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堅磊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50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