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古代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的表面電阻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4991.0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82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亮;鄭海玲;周旸;趙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絲綢博物館 |
| 主分類號: | G01N27/04 | 分類號: | G01N27/04;G01N33/3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蘭玉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古代 紡織品 文物 老化 程度 表面電阻 評估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文物檢測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古代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的表面電阻評估方法,包括:1)將條形背襯材料放置在待測紡織品文物下方;2)測量紡織品文物的表面電阻;3)將表面電阻值根據材質類型對照現代模擬樣品的老化程度表面電阻,確定表面電阻值所在取值范圍;4)判斷紡織品文物的老化程度狀態;5)將表面電阻值根據材質類型對照現代模擬樣品斷裂強力保留率與表面電阻的對應關系,根據對應關系推測出被測對象所達到的織物斷裂強力保留率。本發明方法在不對樣品進行破壞、施壓的前提下,可提高樣品的表面電阻靈敏度,結合斷裂強力與表面電阻的對應關系,能夠快速無損的判斷紡織品文物的老化程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文物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古代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的表面電阻評估方法。
背景技術
包括絲織品、棉織品、毛織品、麻織品等的紡織品文物在出土后及收藏過程中發生老化,由于文物的珍稀性,無法使用力學測試方法進行斷裂強力性能的測試,測試具有破損性特點,無法直接判斷紡織品的纖維斷裂強力,因此無法直觀判斷紡織品文物老化后的斷裂強力。而現階段氨基酸分析、紅外光譜分析、顯微鏡放大觀察、蛋白質組學等手段的應用前提是采集文物樣品,對于珍貴文物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及不可代替性,不能采取取樣的方法進行測試。因此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古代紡織品文物的無損老化評估帶來困難,
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評估對于文物保護至關重要,但目前尚無能夠快速無損檢測評估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的方法。所以需要一種可以快速無損檢測文物老化程度的方法,通過區域檢測分析,準確說明文物老化程度。
本發明團隊長期致力于古代紡織品文物保護工作,在前期研究中發現古代紡織品不論是蛋白類材質(絲織品和毛織品)還是纖維素類材質(棉織品和麻織品)均有不同程度的纖維斷裂或者表面腐蝕,而老化程度的評估關乎如何選擇合適的保護方法,在對不同種類的現代模擬樣品進行老化研究后發現紡織品文物老化越嚴重,表面電阻越大,這一結果也與通過氨基酸分析、紅外光譜、形貌觀察等測試結果相一致,即纖維老化后,內部結構破壞,表面光澤度下降明顯,相應材質的導電性能變差,因此可以根據表面電阻的變化程度評估織物老化的程度。根據織物經緯密度不同、纖維單根絲線粗細不同、材質電阻率不同,故某一種材質的表面電阻應為一定范圍的取值。根據目前現有的表面電阻儀測試結果發現,古代紡織品中任何一種材質的表面電阻在現有測試條件下,表現為誤差范圍大、易受測試環境中空氣和磁場的影響、織物電阻值超出量程范圍,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因此需要改進表面電阻測試設備,輔以能夠穩定測試結果的條件,從而獲取較為準確的結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紡織品文物在無損條件下的老化程度評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古代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的表面電阻評估方法,能做到無需取樣獲取老化程度結果,因此更好的解決了文物老化程度無損說明的問題,為更好的保存紡織品文物提供了一種可靠方法。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古代紡織品文物老化程度的表面電阻評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表面光滑的條形背襯材料放置在待測紡織品文物下方,紡織品文物表面干燥無污染,經過平整處理后平鋪于背襯材料上方,使紡織品文物下表面貼合背襯材料上表面。
由于不能對紡織品文物取樣,且測試主要在表面測試,為了避免文物下方物體干擾電信號數據,同時提高樣品區域的表面電阻的導電性和數據準確性,需要放置表面光滑的背襯材料,能夠與文物表面直接貼合。
2)將校正好的電阻測試儀的兩根電極放置在紡織品文物表面,測量兩根電極之間的表面電阻,讀取數值并記錄。
通過表面電阻儀可以快速獲取文物表面的電阻值,并且配合步驟1)中的背襯材料更準確測量出文物表面的區域電阻。
3)將測試后的表面電阻值根據材質類型對照現代模擬樣品的老化程度表面電阻,確定表面電阻值所在取值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絲綢博物館,未經中國絲綢博物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49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石墨烯電池結構
- 下一篇:一種智能遙控精確流量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