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CPU異構處理視頻數據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4941.2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77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陳東亮;朱健立;李慶新;李浩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14 | 分類號: | H04N5/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興智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陳雅潔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濱海新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pu 處理 視頻 數據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CPU異構處理視頻數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業務芯片將前端碼流從數字通道取出發送至AI芯片;S2.AI芯片接收由業務芯片傳遞的碼流方向的碼流傳輸;S3.AI芯片的LocalChn通道根據配置分別獲取本地視頻的編碼結果發送給業務芯片;S4.業務芯片端對接收AI芯片傳回的編碼視頻抽象成另一個類型的數字通道;S5.業務芯片端對數字通道與接收前端視頻的IPChn數字通道進行統一管理;S6.AI芯片將智能算法結果回送業務芯片,AI芯片將算法結果封裝為PB格式,通過對應的ALG通道發送給業務芯片;S7.所有配置命令,含全局和各通道的,以及AI芯片端狀態上報,使用命令通道傳輸。本發明所述的AI芯片與業務芯片之間進行視頻轉發交互,保證穩定的進行網傳與錄像存儲。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音視頻監控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CPU異構處理視頻數據的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網絡審訊主機是一款針對政法行業審訊業務開發的多功能審訊設備,具備審訊監管、本地智能行為分析判斷、異常報警、實時刻錄、音視頻混合、編解碼輸出等功能。
設備硬件方案采用一款32位業務芯片+一款64位AI視頻處理芯片的網絡級聯的方案,業務芯片負責網絡接入、SATA存儲、外設管理、顯示輸出等功能。AI視頻處理芯片負責智能算法、4K視頻輸入編碼、畫面合成、混音、顯示輸出等功能。兩款芯片間通過千兆網絡互連。
本架構的重點和難點是兩款芯片間的,多種碼流類型的雙向碼流數據收發的實現。該方案的實現即本申請注明的“一種多CPU異構處理視頻數據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多CPU異構處理視頻數據的方法,以解決業務芯片性能業務運行的不穩定、AI芯片處理功能比較單一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CPU異構處理視頻數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業務芯片將前端碼流從IPChn數字通道取出,調用ALG通道提供的接口逐幀發送至AI芯片;
S2.AI芯片接收由業務芯片傳遞的碼流,根據配置將碼流送至不同業務分析模塊;
S3.AI芯片的LocalChn通道根據配置分別獲取本地視頻輸入編碼結果、畫面合成編碼結果、音頻輸入編碼結果,通過ALG通道模塊接口逐幀發送給業務芯片;
S4.業務芯片端對接收AI芯片傳回的編碼視頻的RemoteEncChn通道進行統一管理,抽象成另一個類型的數字通道;
S5.業務芯片端對數字通道與接收前端視頻的IPChn數字通道進行統一管理;
S6.AI芯片根據配置把需要進行智能分析的視頻送入算法模塊進行視頻分析,智能算法結果回送業務芯片,AI芯片將算法結果封裝為PB格式,通過對應的ALG通道發送給業務芯片;
S7.含全局和各通道的所有配置命令,以及AI芯片端狀態上報,使用命令通道傳輸。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2中的業務分析包括:算法業務分析、畫面合成業務分析,開啟算法業務分析則將碼流送算法業務進行分析,開啟畫面合成則把碼流送畫面合成業務進行畫面合成。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4中的RemoteEncChn通道用于接收AI芯片向業務芯片方向的碼流傳輸。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5中的數字通道管理方式與IPChn數字通道的管理方式保持一至。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6中所述通過PB封裝格式發送解決了兩個芯片異構鎖帶來的數據兼容性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7中的通道的通信方式,采用提供一條雙向命令通道,及多條無差別的數據通道。每一條數據通道采用分時復用方式,支持多路碼流和消息的混合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494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目標跟蹤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