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軌波磨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4462.0 | 申請日: | 202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77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干鋒;戴煥云;羅光兵;李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西交智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20 | 分類號: | G01B2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劉方正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環交***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軌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軌波磨檢測裝置,屬于軌道檢測技術領域。一種鋼軌波磨檢測裝置,包括:底部開口的箱體、以及位于箱體內的檢測組件;檢測組件包括伺服電缸、連接塊以及1D傳感器;伺服電缸沿箱體的延伸方向設置在箱體的內側頂部;連接塊分別與伺服電缸的底部以及1D傳感器的頂部滑動連接,并且連接塊和伺服電缸之間的滑動方向與連接塊和1D傳感器之間的滑動方向相互垂直;1D傳感器的探測口穿過箱體的底部開口。本發明的鋼軌波磨檢測裝置可以帶動1D傳感器沿橫向和縱向聯動,從而能夠實現對軌道頂面形狀的三維檢測,其檢測范圍大,對軌道狀態的判斷完整,避免造成軌道損傷的誤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軌波磨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鋼軌直接承受來至輪對的質量和沖擊,表面會發生損傷,部分線路在周期性磨損下便形成波磨現象,車體運行時會產生較的振動和噪聲,由輪對傳給軌道的載荷增加,長期的軌道磨損會引起軌道變位量增加,惡化軌道狀態,導致軌道磨耗加劇、斷面開裂、掉塊等缺陷,嚴重時會加劇脫軌傾覆的風險。為防止該類惡性事件的發生,需要對鋼軌波磨進行有效的測量和診斷分析。
針對鋼軌波磨的便攜式檢測設備,主要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類。接觸式的測量裝置用測量探頭直接接觸鋼軌表面得到磨損數據,但是該類裝置磨損嚴重,不便于操作,不利于現場推廣應用。非接觸式檢測裝置結構簡單,攜帶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在現有的便攜式檢測裝置得到了較好的應用。目前的非接觸式裝置采用線激光束對鋼軌中央進行掃,檢測范圍小,對軌道狀態的判斷不完整,容易造成軌道損傷的誤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軌波磨檢測裝置,以解決現有非接觸式鋼軌波磨檢測裝置檢測范圍小,對軌道狀態的判斷不完整,容易造成軌道損傷的誤判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鋼軌波磨檢測裝置,包括:底部開口的箱體、以及位于箱體內的檢測組件;檢測組件包括伺服電缸、連接塊以及1D傳感器;伺服電缸沿箱體的延伸方向設置在箱體的內側頂部;連接塊分別與伺服電缸的底部以及1D傳感器的頂部滑動連接,并且連接塊和伺服電缸之間的滑動方向與連接塊和1D傳感器之間的滑動方向相互垂直;1D傳感器的探測口穿過箱體的底部開口。
本發明的鋼軌波磨檢測裝置用于放置在軌道上,檢測軌道的磨耗狀態,由于伺服電缸自帶絲桿,從而可以通過連接塊帶動1D傳感器沿軌道的延伸方向運動,即在縱向檢測軌道的磨耗狀態,1D傳感器還可以與連接塊橫向移動,在橫向檢測軌道的磨耗狀態,通過1D傳感器在橫向和縱向的聯動,從而能夠實現對軌道頂面形狀的三維檢測,其檢測范圍大,對軌道狀態的判斷完整,避免造成軌道損傷的誤判。
進一步地,上述檢測組件還包括設置在1D傳感器上的橫向移動電機,橫向移動電機的電機軸設有齒輪;連接塊上設有與齒輪相配合的齒條,齒條的延伸方向與連接塊和1D傳感器之間的滑動方向一致。
本發明的橫向移動電機通過齒輪和齒條與連接塊進行連接,通過帶動齒輪和齒條的運動,使1D傳感器做橫向移動,實現對軌道橫向端面檢測。
進一步地,上述連接塊的底側通過相配合的滑塊和滑槽與1D傳感器滑動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連接塊設有限位止擋傳感器,限位止擋傳感器分別與伺服電缸和橫向移動電機通信連接。
本發明的限位止擋傳感器用于限制1D傳感器的過位移,在1D傳感器橫向或縱向移動過程中,限位止擋傳感器用于捕捉其與伺服電缸或箱體之間的距離,從而限制伺服電缸或橫向移動電機對1D傳感器的過位移。
進一步地,上述箱體的兩端底部分別設有基座,基座的底部設有第一吸附塊。
本發明的第一吸附塊能夠與軌道進行吸附,在使用時,實現對整個裝置的快速鎖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西交智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西交智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44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