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樂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4395.2 | 申請日: | 202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917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宋陳億;宋自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陳億 |
| 主分類號: | G10D13/08 | 分類號: | G10D13/08;G10D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2023 廣東省韶關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樂器 | ||
打竹板,在民間是專門進書屋、上戲臺,為說唱進行伴奏的工具之一,深受群眾喜愛。但,打竹板這一門技藝,要練就扇、撩、顛、抖,以及握、挑、揚等基本功后,方能熟練表演。因此,在現代,學習和傳承竹板藝術,以及用竹板作為專業表演的藝人越來越少了,至今,民間打竹板表演的藝術幾乎絕跡,昔日街頭和村落時常可見的民間藝術,正地遠離民間。本發明在秉承竹板設置簡單,音色樸實自然,表演靈活等優點的基礎上,以擴大音域范圍,簡化演奏方法等方式進行創新。通過設置發音體和共振板組成制音板,制音板與共鳴箱結合成為發音裝置,用手撥動或者演奏板擊打發音體,發音裝置按照設定音律發音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一種樂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音樂,特別是一種樂器。通過設置發音體、共振板,共鳴箱,組合成發音裝置,用手撥動或者演奏版擊打發音體,使發音裝置按照設定音律發音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一種樂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竹板,是一種用竹子制作成厚為1至2厘米,長為16至19厘米,寬為6至7厘米成板塊形,由2、5、或者7塊板組合,在組塊的竹板之間,用線連結而成,以互相碰撞、打擊的方式發出聲音,其結構簡單,音色樸實自然,表演方式靈活多樣。打竹板,在民間是專門進書屋、上戲臺,為說唱進行伴奏的工具之一,深受群眾喜愛。但,打竹板這一門技藝,要練就扇、撩、顛、抖,以及握、挑、揚等基本功后,方能熟練表演。因此,在現代,學習和傳承竹板藝術,以及用竹板作為專業表演的藝人越來越少了,至今,民間打竹板表演的藝術幾乎絕跡,昔日街頭和村落的書屋里、戲臺上,時常可見的民間藝術,正地遠離民間,漸漸走遠……
為傳承民間藝術,本發明在秉承竹板設置簡單,音色樸實自然,表演靈活等優點的基礎上,以擴大音域范圍,簡化演奏方法等方式進行創新。通過設置發音體和共振板組成制音板,制音板與共鳴箱結合成為發音裝置,用手撥動或者演奏板擊打發音體,發音裝置按照設定音律發音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一種樂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樂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括,由共鳴箱、共振板、發音體、演奏板組成的樂器。所述共鳴箱體上部,設有固定螺桿和螺帽;所述共振板上部,設有固定和調節發音體裝置;所述發音體,以十二平均律為尺度,把板塊形材料,設成不同音階的發音體。在共振板上安裝發音體,組合成制音板,制音板與共鳴箱相結合成為發音裝置,演奏者手撥動發音體,或者用演奏板擊打發音體,發音裝置按照設定音律發音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一種樂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發音體材料為竹、木、塑料、金屬中的一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共振板為木板、塑料板、石板、陶瓷板、金屬板中的一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置不同音階的發音體,拓寬音域范圍,成為可伴奏,也可以獨奏的樂器,替代傳統竹板僅為說唱伴奏的現狀;以撥動或者擊打發音體的簡單演奏方式,替代需要用扇、撩、顛、抖等專業技巧相配合的演奏方式;以竹、木、塑料、金屬等材料為發音體,替代傳統僅以竹為材料的發音體。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樂器方案一的俯視圖;
圖2為一種樂器方案一的正視圖;
圖3為一種樂器方案一的左視圖;
圖4為一種樂器方案一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一種樂器方案一的部件圖;
圖6為一種樂器方案的配件圖;
圖7為一種樂器方案二的部件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陳億,未經宋陳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43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托舉裝置及紅花采摘機械手
- 下一篇:帶HART采集功能的隔離式浪涌保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