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牛油火鍋底料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3519.5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5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穆占偉;穆占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穆堂香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7/00 | 分類號: | A23L27/00;A23L2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20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牛油 火鍋 料及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火鍋料領域的一種牛油火鍋底料及其加工方法。其包括一體的內層、中層和外層,所述內層、中層和外層均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牛油50?80kg、豆瓣醬10?20kg、豆豉2?8 kg、生姜2?5 kg、大蒜2?5 kg、剁椒4?8kg、辣椒5?10kg、花椒2?8 kg、食鹽5?10 kg、糖2?5kg、味精2?5 kg、花椒提取物0.1?0.2 kg、5'呈味核苷二鈉0.2?0.3kg、琥珀酸二鈉0.2?0.3kg、山梨酸鉀0.02?0.06 kg、雞精調味料2?4kg、乳酸0.1?0.3 kg、冰乙酸0.1?0.2 kg、辣椒紅0.1?0.2 kg、辣椒油樹脂0.01?0.1 kg、香辛料1?2 kg;所述中層還包括有冰糖3?5kg、食用明膠3?5kg、米漿3?4kg;所述內層中還包括有米漿3?4kg、食用明膠3?5kg、酵母膏1?2kg、雞膏1?2kg,內層、中層和外層,能夠實現火鍋底料在煮的時候,外層的先融入湯汁中,之后中層和內層緩慢融入,改善了火鍋的味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鍋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牛油火鍋底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火鍋,古城“古董羹”,因投入沸水時發出“咕咚”聲而得名。中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如重慶的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的海鮮火鍋,鈣骨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火鍋業的產業鏈條已具雛形。火鍋餐飲方便快捷的大眾化特色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尤其北方地區寒冷干燥的天氣讓火鍋市場潛力很大。由于現代人對健康提出更高的要求,火鍋底料的生產也面臨著挑戰。制作火鍋的關鍵在于火鍋底料的炒制。炒制火鍋底料時,不僅要掌握好各種原料的用量和比例,而且要掌握好正確的炒制方法。原料的選用、用量及配比決定著火鍋底料的好壞。
在火鍋底料的用料上,油的使用是決定火鍋底料質量的主要因素。現在,有些火鍋底料只使用植物油(菜籽油),這種火鍋料味道單一,營養不全面。有些火鍋底料中卻只添加動物油(牛油)作為油料,不含植物油,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過多食用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癥及腦血管意外,對人體不利。
現有技術中有些同時使用動物油和菜籽油,如公開號為CN103202449A的申請文件中公開了一種麻辣火鍋底料及其制備方法,文件中使用牛油及菜籽油作為油料,這些火鍋底料雖然解決了只使用動物油或植物油帶來的不足,但是常規的火鍋料在煮到最后的時候由于時間過長導致湯底里面的調味料變味,食用火鍋的口感下降,影響食用體驗。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種牛油火鍋底料,具有口感持久的特點。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二時提供一種牛油火鍋底料對的加工方法,具有制備出來的火鍋底料味道持久的特點。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牛油火鍋底料,包括一體的內層、中層和外層,所述內層、中層和外層均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牛油50-80kg、豆瓣醬10-20kg、豆豉2-8kg、生姜2-5kg、大蒜2-5kg、剁椒4-8kg、辣椒5-10kg、花椒2-8kg、食鹽5-10kg、糖2-5kg、味精2-5kg、花椒提取物0.1-0.2kg、5'呈味核苷二鈉0.2-0.3kg、琥珀酸二鈉0.2-0.3kg、山梨酸鉀0.02-0.06kg、雞精調味料2-4kg、乳酸0.1-0.3kg、冰乙酸0.1-0.2kg、辣椒紅0.1-0.2kg、辣椒油樹脂0.01-0.1kg、香辛料1-2kg;
所述中層還包括有冰糖3-5kg、食用明膠3-5kg、米漿3-4kg;
所述內層中還包括有米漿3-4kg、食用明膠3-5kg、酵母膏1-2kg、雞膏1-2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穆堂香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陜西穆堂香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35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