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易腐有機廢棄物干式厭氧發酵干化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2387.4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4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振勇 |
| 主分類號: | C12M1/16 | 分類號: | C12M1/16;C12M1/107;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廢棄物 干式厭氧 發酵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易腐有機廢棄物干式厭氧發酵干化設備,其結構包括有支腳、干式厭氧發酵干化機本體、減震座、高效節能電機、主動輪、傳動帶、從動輪、橫縱攪拌裝置、入料孔,干式厭氧發酵干化機本體底部固定連接有支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固態物質與液態物質能夠進行橫向攪拌,也能進行縱向攪拌,避免固態物質與液態物質形成旋流,有助于提高攪拌效率,使得攪拌更為均勻,利用磁鐵同性相斥原理,通過氣囊與波紋管能間接使得垂直攪拌板進行順時針旋轉也能夠進行逆時針旋轉,從而進一步提高攪拌效果,更有利于有機廢氣物的均勻發酵,提高發酵效率,縮短發酵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厭氧發酵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易腐有機廢棄物干式厭氧發酵干化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的易腐廢物數量越來越大,包括糞便、糟渣、濾泥、餐廚垃圾等種類繁多的有機廢棄物,這類廢物在自然環境中易腐爛變質,成為妨礙正常生產及生活的污染源,造成環境公害,會導致人、畜呼吸及神經系統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易腐有機廢棄物蘊藏著巨大的物質財富,可作為燃料、飼料、肥料和工業原料,一般通過發酵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來處理,發酵有好氧發酵和厭氧發酵之分,一般采用干式厭氧發酵技術,可減少污染,且處理時產生的沼氣屬清潔能源,不會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符合能源、環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現有的干式厭氧發酵的發酵裝置為了提高固態物質與液態物質的接觸面積以及發酵效率,都設置有攪拌裝置,可見攪拌裝置對干式厭氧發酵的重要性,但是現有的干式厭氧發酵的攪拌裝置由于技術不夠,只能進行單向攪拌,從而使得固態物質與液態物質在攪拌時會形成旋流后,旋流后的固態物質、液態物質很難實現均勻攪拌,且攪拌效率低,需要攪拌的時間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易腐有機廢棄物干式厭氧發酵干化設備。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易腐有機廢棄物干式厭氧發酵干化設備,其結構包括有支腳、干式厭氧發酵干化機本體、減震座、高效節能電機、主動輪、傳動帶、從動輪、橫縱攪拌裝置、入料孔,所述干式厭氧發酵干化機本體底部固定連接有支腳,頂部安裝有減震座,所述減震座機械連接有高效節能電機,所述高效節能電機的數出軸上裝有主動輪,所述主動輪通過傳動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從動輪安裝在橫縱攪拌裝置上,所述橫縱攪拌裝置與干式厭氧發酵干化機本體相連接,所述干式厭氧發酵干化機本體的一側還設置有入料孔;
所述橫縱攪拌裝置包括有主軸、軸套、橫縱攪拌機構,所述主軸貫穿有與之采用過度配合的軸套,所述軸套的三等分位上均裝有橫縱攪拌機構。
作為優化,所述軸套包括有從動齒輪、雙層中空套體、微型電機、主動齒輪、轉軸,所述微型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均布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均嚙合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雙層中空套體活動連接,所述雙層中空套體外連有橫縱攪拌機構。
作為優化,所述從動齒輪由內齒輪體、N極朝外永磁鐵、導向環組成,所述內齒輪體上下兩端均連接有導向環,所述內齒輪體的外壁三等分位上均內嵌有N極朝外永磁鐵,所述內齒輪體的內齒塊與主動齒輪的外齒塊相嚙合,所述導向環與雙層中空套體的內壁導向槽活動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橫縱攪拌機構包括有氣囊組件、一號垂直攪拌組件、二號垂直攪拌組件、水平攪拌板、齒條帶,所述水平攪拌板中心垂直連接有二號垂直攪拌組件,所述二號垂直攪拌組件兩側均設置有一號垂直攪拌組件,所述一號垂直攪拌組件與水平攪拌板進行軸連接,所述一號垂直攪拌組件、二號垂直攪拌組件通過齒條帶進行傳動連接,所述齒條帶上連接有氣囊組件,所述氣囊組件與水平攪拌板活動連接。
作為優化,所述氣囊組件包括有動板、氣囊、定板、波紋管、連接板、N極朝外永磁鐵,所述氣囊一端與動板相連,另一端于定板相接,所述動板遠離定板的一面內嵌有N極朝外永磁鐵,所述定板通過波紋管與連接板連接,所述定板與水平攪拌板固定連接,所述動板與水平攪拌板滑動配合,所述連接板與齒條帶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振勇,未經劉振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23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