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孔發泡水泥復合芯板及其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0772.5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6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范士猛;王凱;陳強;劉華麗;范振;王坤;李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晟世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38/00;C04B18/24;E04C2/26;E04C2/30;E04B2/74;C04B14/38;C04B16/06;C04B18/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千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2 | 代理人: | 趙長林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大學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泡 水泥 復合 及其 生產 方法 | ||
一種帶孔發泡水泥復合芯板及其生產方法,包括芯板本體,所述芯板本體內設置有若干砂漿柱,所述芯板本體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原料:水泥:60?80份;粉煤灰:15?35份;增強劑:1?3份;發泡劑:2?4份;以增強劑的質量單獨計,所述增強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硅灰:40?60份;納米晶須:20?40份;纖維:1?3份。本申請采用插裝形式的結構,可以先形成砂漿柱,當然也可以后形成砂漿柱,砂漿柱可以大大提高其抗折以及抗壓的能力,發泡水泥層自身就具有較好的抗壓能力,從而使得整體的發泡水泥隔墻板具有非常好的技術指標。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帶孔發泡水泥復合芯板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隔墻板是指用于建筑物內部隔墻的墻體預制條板,隔墻板包括玻璃纖維增強水泥條板、玻璃纖維增強石膏空心條板、鋼絲(鋼絲網)增強水泥條板、輕混凝土條板、復合夾芯輕質條板等。以輕質隔墻條板作為一般工業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程的非承重內隔墻的工程屬于輕質隔墻工程。
其中的輕質隔墻板是一種新型節能墻材料,它是一種外型像空心樓板一樣的墻材,但是它兩邊有公母榫槽,安裝時只需將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縫砂漿后對拼裝起來即可。它是由無害化磷石膏、輕質鋼渣、粉煤灰等多種工業廢渣組成,經變頻蒸汽加壓養護而成。輕質隔墻板具有質量輕、強度高、多重環保、保溫隔熱、隔音、呼吸調濕、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墻體成本等優點。內層裝有合理布局的隔熱、吸聲的無機發泡型材或其他保溫材料,墻板經流水線澆注、整平、科學養護而成,生產自動化程度高,規格品種多。現有的隔墻板由于制備工藝問題,其強度并不是特別高,容易受到外力損壞。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一方面提出了包括芯板本體,所述芯板本體內設置有若干砂漿柱,所述芯板本體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原料:
水泥:60-80份;粉煤灰:15-35份;增強劑:1-3份;發泡劑:2-4份;
以增強劑的質量單獨計,所述增強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原料:
硅灰:40-60份;納米晶須:20-40份;纖維:1-3份。本申請采用插裝形式的結構,可以先形成砂漿柱,當然也可以后形成砂漿柱,砂漿柱可以大大提高其抗折以及抗壓的能力,發泡水泥層自身就具有較好的抗壓能力,從而使得整體的發泡水泥隔墻板具有非常好的技術指標;本申請的發泡水泥中的水泥水化會優先在納米晶須表面成核硬化,以納米晶須為核心形成大量長柱狀水合硅酸三鈣,長柱狀水化產物會相互交叉鑲嵌形成堅硬的大塊硬化體,增加水泥硬化體的韌性和強度,并且此過程中有硅灰的存在,硅灰平均粒徑為150nm,一部分小粒徑的硅灰會填充滿硬化體的小縫隙中,一部分活性硅灰與體系中氫氧化鈣會反應生產硅酸鈣,起到增加強度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纖維包括有機高分子纖維、棕絲;所述棕絲包括15mm-30mm棕絲和30mm-50mm棕絲;所述有機高分子纖維長度為9mm-15mm;以纖維單獨計,有機高分子纖維質量份數為15-25份,所述15mm-30mm棕絲的質量份數為50-70份,所述30mm-50mm棕絲的質量份數為15-25份。本申請采用兩種材料,即棕絲和有機高分子纖維,并且利用級配的方式,采用短的高分子纖維作為第一級連接的物質,然后利用棕絲作為第二級連接的物質,本申請所用的高分子纖維具有一定的親水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高分子纖維可以更好的完成水泥在凝固過程中各個組份之間的連接,而棕絲作為最終的增強組份,起到將其所在的各部分連接為一體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增強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硅灰:50份;納米晶須:30份;纖維:2份;其中纖維以纖維的質量單獨計,包括有機高分子纖維:20份;15mm-30mm棕絲:60份;30mm-50mm棕絲:20份。
優選的,所述納米晶須為硫酸鈣納米晶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晟世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晟世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07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