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感冒后咳嗽寒飲伏肺證的中藥外用貼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0471.2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8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建光;蔡雨英;朱紫墨;朱夢甜;朱婉瑩;路錦錦;路孟凱;劉富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47/36;A61K47/38;A61K47/42;A61P11/00;A61P11/14;A61K9/70;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感冒 咳嗽 寒飲伏肺證 中藥 外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感冒后咳嗽寒飲伏肺證的中藥外用貼劑,可有效解決寒飲伏肺型感冒后咳嗽患者的治療用藥問題;該發明由重量份的:細辛23?45份、干姜20?35份、紫蘇32?46份、白芷27?35份、紅花20?25份、制川烏20?30份、薄荷腦2.1?6.3份制成。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將細辛、干姜、紫蘇、白芷、紅花提取揮發油制得揮發油Ⅰ;將制川烏及細辛、干姜、紫蘇、白芷、紅花藥渣提取后制得浸膏Ⅳ;將揮發油Ⅰ、浸膏Ⅳ、冰片混合后加入貼劑基質,混合,脫氣、涂于背襯、覆膜、干燥、切片,制成治療感冒后咳嗽寒飲伏肺證的中藥外用貼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特別是一種治療感冒后咳嗽寒飲伏肺證的中藥外用貼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感冒好了,咳嗽卻經常反復,經久不愈,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感冒后咳嗽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19年會上,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邱忠民教授提到:感冒后咳嗽相當常見,2016年中國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亞急性咳嗽患者中約38%病因為感冒后咳嗽,高于第二和第三之和。這一現象在基層醫院尤為突出,僅2011年一項臨床研究調查了1007例二甲醫院的患者,發現病因為感冒后咳嗽的占55%之多。
感冒后咳嗽在西醫學上定義為急性呼吸道感染后,感染本身急性期癥狀消失,咳嗽仍然遷延不愈持續3~8周。原稱為感冒后咳嗽,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遷延性咳嗽。但臨床發現部分細菌和典型病原體呼吸道感染后,也可引起相似表現,后改為感染性咳嗽,定義較感冒后咳嗽更廣。
《素問》中記載:“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感冒后咳嗽在治療上,中醫的辨證尤為重要。一般認為,新近發生的在表屬實;遷延不愈,傷及肺腎的在里屬虛,感冒后咳嗽發于感冒之后,多是虛證。對感冒后咳嗽,西醫尚缺乏公認有效的藥物,常用的中樞性鎮咳藥和抗組胺H1受體拮抗劑僅是對癥治療,對部分患者有效,可能導致思睡、口干、食欲減退、惡心、便秘等副反應,停藥后咳嗽容易復發,而抗生素治療往往無效,重癥者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亦反復發作,且副作用較大,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因此,深入開展感冒后咳嗽的中藥治療與新藥研究開發對于提高臨床防治水平和提高感冒后咳嗽的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意義,治療感冒后咳嗽的藥物上的改進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中藥外用貼劑可直達病灶,巴布貼劑具有載藥量高、副作用低的優點,可大大提高臨床療效,對于輔助治療感冒后咳嗽具較大優勢。
三、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中醫藥大學,未經河南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04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