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嵌固式連接構造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30382.8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6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孫樹禮;白鴻國;蘇偉;張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0 | 分類號: | E01D19/00;E01D19/02;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璽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陳華秀;夏晶 |
| 地址: | 1000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基座 組合 嵌固式 連接 構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具有預制墩柱和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上部設有嵌固槽,嵌固槽的側壁預埋有剪力釘,剪力釘向嵌固槽的內部突出于嵌固槽的側壁,所述預制墩柱由墩柱本體和嵌固柱組成,墩柱本體位于嵌固柱的頂部,墩柱本體內預埋有墩柱主筋,墩柱主筋位于墩柱本體內靠近外側壁的位置,墩柱主筋由上至下貫穿墩柱本體,墩柱主筋從墩柱本體的底部穿出,包圍嵌固柱的外側壁,所述嵌固柱的外側壁預埋剪力釘,剪力釘突出于嵌固柱的外側壁,嵌固槽和嵌固柱的內部分別沿水平方向預埋連接鋼筋,連接鋼筋分別伸出嵌固槽的內側壁和嵌固柱的外側壁,所述預制墩柱位于基座上方與基座間嵌固式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內靠近嵌固槽的位置預埋定位鋼板,嵌固柱靠近外側壁的位置預埋定位鋼板,埋入基座和埋入嵌固柱的剪力釘一端分別與基座內預埋的定位鋼板和嵌固柱內預埋的定位鋼板固定連接,剪力釘的數量為多個,所述剪力釘為焊釘,與定位鋼板之間焊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內靠近嵌固槽的位置的周圍布設有環形箍筋和豎向分布筋,所述嵌固槽的底部設有不規則分布的減震橡膠墊,數量為多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本體底部與嵌固柱連接的側邊為斜向切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主筋的游離端設有錨固板。
6.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與墩柱主筋垂直的水平方向設有加強箍筋。
7.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固槽和嵌固柱內部的連接鋼筋與墩柱主筋交錯布置,連接時將嵌固槽的連接鋼筋插入嵌固柱的連接鋼筋、墩柱主筋的間隙中。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固槽與嵌固柱底部之間采用坐漿或灌漿法連接,嵌固槽與嵌固柱側壁之間通過澆筑后澆帶混凝土的方式嵌固式連接。
9.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固槽的內側壁和嵌固柱的外側壁位于連接鋼筋伸出的位置分別預埋套筒,伸出嵌固槽內側壁和嵌固柱外側壁的連接鋼筋通過預埋套筒固定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預制墩柱與基座間組合的嵌固式連接構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施工基座,基座的上部預留嵌固槽,將焊接在一起的剪力釘與定位鋼板、連接鋼筋預埋在嵌固槽側壁內部,綁扎環形箍筋和豎向分布筋,鑿毛嵌固槽側壁;
步驟二、預制墩柱本體和嵌固柱時,將焊接在一起的剪力釘與定位鋼板、連接鋼筋預埋在嵌固柱側壁內部,再將數根墩柱主筋底部游離端連接錨固板后沿墩柱主體側壁預埋入墩柱本體內,墩柱主筋從墩柱本體底部穿出的游離端包圍嵌固柱的外側壁,并在包圍嵌固柱的墩柱主筋外沿垂直墩柱主筋的水平方向設加強箍筋;
步驟三、將預制墩柱運輸至現場就位,在嵌固槽底部設置橡膠墊,并嵌固槽底部鋪設連接漿料,吊裝預制墩柱與嵌固槽進行坐漿法安裝,通過臨時裝置調整預制墩柱姿態并臨時支撐;或者將預制墩柱臨時支撐在橡膠墊上,再通過灌漿法灌注連接漿料,實現嵌固柱與嵌固槽間的連接;
步驟四、在基座的嵌固槽與嵌固柱周圍間隙內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并填滿墩柱本體的斜向切口;
步驟五、待連接漿料和后澆帶混凝土養護到位后,完成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038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