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疊鉚深度限位機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30366.9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24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紅杰;王海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鴻達電機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5333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度 限位 機構 | ||
疊鉚深度限位機構,上模座下部連接上墊板、凸面板,卸料板安裝在卸料板座下面,疊鉚凸模依次穿過開設在上模座、上墊板、凸面板上的第一垂向通孔和開設在卸料板座、卸料板的垂向槽,上模座內安裝有限位墊板、限位蓋板,限位蓋板位于限位墊板之上,限位墊板與限位蓋板之間安裝有限位彈簧;疊鉚凸模的頂部與限位墊板抵觸,限位柱的底端連接卸料板座,限位柱穿過上模座內的第二垂向通孔,限位柱頂端與限位墊板的間距等于疊鉚凸模相對卸料板的行程。本發(fā)明在沖床下死點不穩(wěn)定時,僅通過模具的本身結構,來改善和提高鐵芯產(chǎn)品扣點深度的一致性。
(一)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疊鉚深度限位機構。
(二)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競爭不斷的加劇,每個企業(yè)對于提升產(chǎn)品質量的同時,絞盡腦汁的去降低生產(chǎn)成本和提高生產(chǎn)效率,而從對于的模具要求越來越高,要求生產(chǎn)出來的鐵芯產(chǎn)品厚度的一致性好,這樣就可以去掉后期的二次壓緊工序,不僅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也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
新沖床的下死點精度好,產(chǎn)品一致性也就好;但對于一些老舊的沖床,下死點不穩(wěn)定,無法保證產(chǎn)品厚度的一致性。
采用疊鉚深度限位機構,在模具上改善和解決鐵芯厚度一致性問題,在減少更換設備的成本和時間的同時,同樣達到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和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目的。
(三)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可在模具上解決扣點深度一致性好的疊鉚深度限位機構
本發(fā)明解決了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疊鉚深度限位機構,上模座下部連接上墊板、凸面板,卸料板安裝在卸料板座下面,疊鉚凸模依次穿過開設在上模座、上墊板、凸面板上的第一垂向通孔和開設在卸料板座、卸料板的垂向槽,其特征在于:上模座內安裝有限位墊板、限位蓋板,限位蓋板位于限位墊板之上,限位墊板與限位蓋板之間安裝有限位彈簧;疊鉚凸模的頂部與限位墊板抵觸,限位柱的底端連接卸料板座,限位柱穿過上模座內的第二垂向通孔,限位柱頂端與限位墊板的間距等于疊鉚凸模相對卸料板下平面的行程。
優(yōu)選地,限位蓋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上模座上;限位柱通過螺釘固定在卸料板座上。
優(yōu)選地,卸料彈簧一般選用剛性系數(shù)較大的彈簧。
首先,疊鉚凸模再卸料板里面,沖裁開始沖頭伸出卸料板下平面,限位柱頂住限位墊塊,使卸料板和疊鉚凸模都作用于限位墊塊上面;沖裁過程中,如果力太大,限位柱頂著限位墊板上升,卸料彈簧壓縮,就給疊鉚凸模上升的空間,從而保證疊鉚凸模在沖壓時伸出卸料板下平面的C是穩(wěn)定不變的。
疊鉚凸模在伸出卸料板的過程中,卸料板及卸料板座的力通過限位柱結構,最終和疊鉚凸模一起作用于限位墊塊,使疊鉚凸模伸出卸料板下平面的距離保持設定值,最終達到產(chǎn)品上的疊鉚深度保持一致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沖床下死點不穩(wěn)定時,僅通過模具的本身結構,來改善和提高鐵芯產(chǎn)品扣點深度的一致性。
(四)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在未沖裁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形中疊鉚凸模沒有伸出卸料板下平面,并有一段距離A;限位柱是沒有作用的狀態(tài),離限位墊板有一段距離B。
圖3是本發(fā)明在沖裁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形中限位柱和限位墊板接觸起作用;而疊鉚凸模伸出卸料板下平面,伸出量為C(此結構最終目標就是控制C值)。
圖4是限位彈簧彈力的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鴻達電機模具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寧波鴻達電機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03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