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厭氧消化污泥板框脫水預調理絮體動態調控反應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0284.4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35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曉胤;劉昕;虞紅波;王康;蘇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尚水清源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C02F11/1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趙愛蓉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化 污泥 脫水 調理 動態 調控 反應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厭氧消化污泥板框脫水預調理絮體動態調控反應裝置,包括反應裝置殼體(4),所述的反應裝置殼體(4)前端設有進泥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裝置還包括加藥管⑶、藥劑分散器⑸及攪拌器自前端往后端方向依次設置于反應裝置殼體⑷內,所述加藥管⑶的進藥口延伸出所述反應裝置殼體(4),所述反應裝置的末端設有出泥口(11),所述出泥口(11)穿透反應裝置殼體⑷的殼壁且方向朝上;
所述藥劑分散器(5)包括固定前段和旋轉后段,所述固定前段設置成錐形,并與所述加藥管(3)末端相連接,所述旋轉后段為可轉動藥劑分散葉輪,所述藥劑分散葉輪中心為棱錐狀,通過連接軸與固定前段相連,所述藥劑分散葉輪的葉片為曲面結構;
所述加藥管⑶進入所述反應裝置殼體⑷后以與水平呈30°的角度斜向下延伸,直至所述的加藥管(3)與所述反應裝置殼體(4)中心軸線相交,相交處的加藥管(3)末端設置成水平方向;
采用以下步驟完成調理:
步驟一、對攪拌器控制系統進行設置,輸入比例參數;
步驟二、儲泥池中的厭氧消化污泥在污泥泵的抽吸作用下從反應裝置進泥口進入反應裝置,然后儲藥罐儲存的藥劑在加藥泵的作用下通過加藥管及藥劑分散器被投加并均勻地分散到進入裝置的厭氧消化污泥中,與之進行初步預混合;
步驟三、攪拌器控制系統根據進泥流量與預設的所述比例參數自動適配攪拌頻率,使污泥與藥劑完全混合;
步驟四、調理完成后,污泥進入壓濾機進行壓榨脫水;
所述藥劑分散葉輪的直徑大于所述加藥管(3)的管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厭氧消化污泥板框脫水預調理絮體動態調控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包括電動機(10)、聯軸器(9)、攪拌軸⑺和攪拌槳葉⑹,所述電動機(10)安裝于所述反應裝置殼體(4)的后端,電機輸出軸向內軸向設置,并通過所述聯軸器⑼與所述攪拌軸⑺連接,所述攪拌軸⑺在所述反應裝置殼體(4)內軸向延伸,在所述攪拌軸⑺上設置有多個攪拌槳葉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厭氧消化污泥板框脫水預調理絮體動態調控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裝置殼體(4)的后端部連接有法蘭座(8),所述的法蘭座上設置有電動機(10)。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厭氧消化污泥板框脫水預調理絮體動態調控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槳葉(6)為平面直角三角形,分為左、中、右三級,每級兩個攪拌槳葉,以所述的攪拌軸(7)為對稱軸且在一個平面上;每個攪拌槳葉(6)的斜邊與水平方向呈45°角;相鄰兩級所述攪拌槳葉(6)所在平面之間呈90°角。
5.一種厭氧消化污泥板框脫水預調理絮體動態調控反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攪拌器控制系統進行設置,輸入比例參數;
步驟二、儲泥池中的厭氧消化污泥在污泥泵的抽吸作用下從反應裝置進泥口進入反應裝置,然后儲藥罐儲存的藥劑在加藥泵的作用下通過加藥管及藥劑分散器被投加并均勻地分散到進入裝置的厭氧消化污泥中,與之進行初步預混合;步驟三、攪拌器控制系統根據進泥流量與預設的所述比例參數自適應適配攪拌頻率,使污泥與藥劑完全混合;
步驟四、調理完成后,污泥進入壓濾機進行壓榨脫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尚水清源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尚水清源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028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路燈維護機械臂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溫超導帶材的連接方法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