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及其編織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30256.2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581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倪森鍵;沈衛國;水根妹;葉明安;顧洪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斕帛職業培訓學校(桐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00 | 分類號: | D04B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4502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織 面料 插入 拼接 結構 及其 編織 方法 | ||
本發明所設計的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包括由針織面料,所述的針織面料由至少兩層組織連接構成,且兩層組織之間設有由空氣層組織形成的插口。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這種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的編織方法。其特過在針織面料多層結構的基礎上利用編織結構的變化,在多層結構中插入空氣層組織形成插口結構,從而將現有的針織面料之間通過邊緣套口縫合的結構變為插接結構,在保證連接的牢固度的前提下提高連接處的平整性,提高了產品的品質。而且這種插入式拼接結構特別適合織帶拼接結構,為針織產品的開發及市場提高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針織面料編織結構,特別是一種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及其編織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針織面料工藝中,兩片面料特別是織帶與針織布片的拼接方式,是直接在兩片面料的邊緣進行套口縫合來達到拼接目的。這種方式在拼接部分需要使縫合線,且縫合線容易外露,容易出現縫合處高于兩側面料形成不平整的問題,不但影響視覺效果,也影響產品的貼合的效果,嚴重影響產品品質。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保證連接牢固度的同時提供拼接部位平整性的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的編織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包括由針織面料,所述的針織面料由至少兩層組織連接構成,且兩層組織之間設有由空氣層組織形成的插口。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利用空氣層組織形成的插口作為拼接的主要部分,從而形成上下兩層組織包夾連接被連接面料的結構。
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插口內插入有連接面料,并于插口縫合連接,且所述的連接面料一般為織帶。
上述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的編織方法,是使用A、B兩把紗嘴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對的前后一對針床的橫機上按以下步驟編織:
a)紗嘴A右行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紗嘴B右行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
b)紗嘴A左行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紗嘴B左行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
c)紗嘴A右行除插口結構外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在插口結構處進行前針床線圈編織,紗嘴B右行除插口結構外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在插口結構處進行后針床線圈編織;
d)紗嘴A左行除插口結構外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在插口結構處進行前針床線圈編織,紗嘴B左行除插口結構外根據圖案選針進行線圈編織,在插口結構處進行后針床線圈編織。
上述編織方法其主要特點在于步驟c)和d)中,利用紗嘴在前后針床上的移動形成空氣層組織。
更進一步的方案是,重復步驟a)和b)控制身片結構的高度,重復步驟c)和d)控制插口結構的高度。其中所述的身片結構的高度是指普通的多層組織縱向長度,而插口結構的高度可以看作插口結構的深度即被連接面料伸入連接面料的深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設計的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及其編織方法,在針織面料多層結構的基礎上利用編織結構的變化,并在多層結構中插入空氣層組織形成插口結構,從而將現有的針織面料之間通過邊緣套口縫合的結構變為插接結構,在保證連接的牢固度的前提下提高連接處的平整性,提高了產品的品質。而且這種插入式拼接結構特別適合織帶拼接結構,為針織產品的開發及市場提高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針織面料插入式拼接結構的編織方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斕帛職業培訓學校(桐鄉)有限公司,未經斕帛職業培訓學校(桐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302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