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9871.1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8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何瑞;董亞軍;劉宇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21/20 | 分類號: | G01C21/20;G01C21/16;G01C21/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蔡龍寶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地磁 指紋 匹配 室內 定位 方法 | ||
1.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A.磁地圖構建/更新:用戶終端獲取室內環境圖和室內磁指紋信息并將其提供給服務器,之后服務器通過磁地圖構建算法生成磁地圖,并將其存于服務器數據庫中;B.定位發起:當用戶終端檢測到用戶有移動后,用戶終端會生成當前位置的磁指紋和用戶移動信息,同時向服務器發起定位請求,并且將磁指紋和用戶移動信息交予服務器;C.定位服務:服務器收到定位請求和用戶數據后將啟動定位算法進行定位,并且在完成定位運算后會將定位結果返回給用戶終端;D.結果顯示:用戶終端得到定位結果后,會將其顯示到用戶終端界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終端為具有慣性測量單元(IMU)和測量磁場強度的三軸磁力計、具有數據處理能力且可與外界通信的移動設備,它可以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微型計算機等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磁指紋的獲取依次包括以下步驟:A.通過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數據的融合進行載體俯仰和橫滾角的估計;B.通過磁力計和陀螺儀數據的融合進行載體航向角的估計;C.測量當前磁場值,并由解算得到的姿態角轉換為的姿態矩陣計算得到磁指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的融合具體為:首先利用重力加速度得到初始俯仰角和橫滾角;之后俯仰角和橫滾角的計算由陀螺儀積分得到;最后,將加速度計測量值用作更新值,積分得到的值用作測量值,用卡爾曼濾波進行姿態求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的融合具體為:首先利用磁力計得到初始航向角;之后航向角的計算由陀螺儀積分得到;最后,將磁力計測量值用作更新值,積分得到的值用作測量值,用卡爾曼濾波進行姿態求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內環境圖構建為具有唯一標識并帶有劃分區域位置戳的平面地圖;磁地圖構建為在室內環境圖的劃分位置戳上附有磁指紋的地圖,且其由磁指紋數據進行擬合并插值構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基于加速度計的步態檢測算法實現用戶移動檢測。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戶移動信息由用戶步態信息和移動方向構成,并且步態信息由步態檢測算法獲得,且其包括步數和步長信息,移動方向由磁力計和陀螺儀數據融合獲得。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磁指紋匹配的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算法使用基于蒙特卡洛定位的粒子濾波算法(PF)和行人航跡推算(PDR)算法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87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