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及電感傳感器校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9796.9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79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汪友明;段章領;張立銀;侯銀龍;李龍;唐大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郵電大學;合肥合工安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7/02 | 分類號: | G01B7/02;G01D5/20;G01D18/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華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徐小磊 |
| 地址: | 71006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感 傳感器 校準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及電感傳感器校準方法,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包括裝置座,定義空間內垂直相交的三個方向分別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裝置座上設置有導向方向沿X方向延伸的導軌,導軌上導向移動裝配有用于相應電感傳感器沿Y方向布置安裝的傳感器座,裝置座上于所述傳感器座的一側設置有標準塊,標準塊具有用于與電感傳感器的測量端相對布置的標準平面,標準平面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所在平面,標準平面與Z方向和X方向所在平面傾斜相交。本發明實現了對非常溫工作環境下的電感傳感器的校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檢定校準領域中的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及電感傳感器校準方法。
背景技術
傳感器作為獲取自然界信息的源頭,是進行工業生產,科學研究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電感傳感器是線位移傳感器的一種,得益于其結構簡單、靈敏度高、輸出功率大、輸出阻抗小、抗干擾能力強及測量精度高等一系列優點,在工業、科研、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電感傳感器的使用過程中,校準是保證電感傳感器精度的關鍵步驟,電感傳感器本身通常輸出的值為電壓值,通過外在基準和待校準的電感傳感器進行比對,才能將電感傳感器輸出電壓值和對應位移量的關系確定。
目前,我國已經提出《線位移傳感器校準規范》(JJF 1305-2011),對包括電感傳感器在內的線位移傳感器校準方法進行了規定,但其所用的方法只適用于常溫的實驗室環境中。對于一些溫度無法保證恒溫的應用場合,比如工廠,野外,太空等,其溫度的變化,會造成電感傳感器線圈發生熱變形及阻抗變化,影響其電磁性能,使輸出特性發生變化,最終造成精度的大幅下降。
現有的校準方法無法在不同溫度下對電感傳感器進行重新校準,因為校準所依賴的基準,比如更高精度的線位移傳感器,在溫度變化時同樣會發生精度失效的問題。因此,高低溫下電感傳感器的校準問題亟待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以實現對非常溫工作環境下的電感傳感器進行校準;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該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的電感傳感器校準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中位移傳感器校準裝置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感傳感器校準裝置,包括裝置座,定義空間內垂直相交的三個方向分別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裝置座上設置有導向方向沿X方向延伸的導軌,導軌上導向移動裝配有用于相應電感傳感器沿Y方向布置安裝的傳感器座,裝置座上于所述傳感器座的一側設置有標準塊,標準塊具有用于與電感傳感器的測量端相對布置的標準平面,標準平面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所在平面,標準平面與Z方向和X方向所在平面傾斜相交。
裝置座、導軌、標準塊的均由因瓦合金、大理石或石英石材料制成。
裝置座上設置有與傳感器座傳動連接以驅動傳感器座沿X方向往復移動的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與電機傳動連接的軸線沿X方向延伸的傳動絲杠,傳感器座上設置有與傳動絲杠傳動配合的絲母結構。
傳感器座包包括下側座體部分和通過螺栓連接于下側座體部分上的上側座體部分,上側座體部分、下側座體部分的相對側面上開設有沿Y方向延伸的供電傳感器定位安裝的V形定位槽。
裝置座上開設有兩個軸線沿Z方向延伸的同心設置的弧形調節孔,各弧形調節孔的底部開設有弧形螺母安裝槽,標準塊上開設有與弧形調節孔對應布置的螺栓穿孔,螺栓穿孔與對應的弧形調節孔中穿裝有軸線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旋有位于所述弧形螺母安裝槽中的螺母。
本發明中電感傳感器校準方法的技術方案為: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郵電大學;合肥合工安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郵電大學;合肥合工安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7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