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29752.6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24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倩;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倩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C12Q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000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病原微生物 檢驗 培養(yǎng)基 系統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個檢驗系統包括:培養(yǎng)裝置、固體培養(yǎng)基制備和檢測過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yǎng)裝置包括底座支架(1)、培養(yǎng)皿(2)和壓蓋(3);所述底座支架(1)外部均勻設置有多個擋板(101);所述底座支架上(1)設置有培養(yǎng)皿(2);所述培養(yǎng)皿(2)上對應設置有壓蓋(3)。
3.所述底座支架(1)一側外部設置有支撐臺(10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102)上設置有軸支板(103);所述軸支板(103)上貫穿設置有通槽(104);所述壓蓋(3)一端外部設置有凸臺(301);所述凸臺(301)上設置有卡槽(302);所述扭簧(303)設置在凸臺(301)內部的卡槽(302)上;所述扭簧(303)設置在固定軸(304)外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軸(304)貫穿設置通槽(104)上;所述固定軸(304)通過螺母(305)固定在軸支板(103)上;所述壓蓋(3)通過固定軸(304)連接在底座支架(1)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培養(yǎng)基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固體培養(yǎng)基由以下多種成分組成:牛肉膏、蛋白胨、NaCl、藻酸鹽(5-15份)、無機氮源(2-6份)和維生素(2-6份);
根據待測病原微生物選取不同營養(yǎng)物質,按比例配制培養(yǎng)基;
稱取牛肉膏,用熱水溶化后倒入燒杯;
(4)蛋白胨易吸潮,稱取要迅速,稱完后迅速加入燒杯中;
(5)在燒杯中加入瓊脂和水,用玻璃棒攪勻,在石棉網上加熱溶解,補充水分至培養(yǎng)基所需體積;
(6)滴加NaCl或HCl溶液調節(jié)PH略高于7;
(7)將制好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固體培養(yǎng)基,待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用培養(yǎng)基的系統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檢驗系統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將實驗設備和材料放入滅菌鍋高溫滅菌20min,滅菌溫度100℃-121℃;
(2)滅菌后的器材放入傳遞箱;
(3)進入無菌室,稱取待測樣品,用滅菌的生理鹽水溶解,在勻制器中充分混合,制成1:10稀釋液。
8.(4)將待測病原微生物樣品接種到滅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
(5)將固體培養(yǎng)基放入37℃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18h-24h;
(6)培養(yǎng)完成后,用接種環(huán)取一環(huán)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于生化管中,加入相應指示劑,觀察顏色變化,得出結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倩,未經李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75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棄物資源再生利用方法
- 下一篇:路徑選擇方法、裝置及IAB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