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9638.3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8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同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玉同 |
| 主分類號: | A62C99/00 | 分類號: | A62C99/00;A62C3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室內 消防 滅火 模擬 測試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屬于滅火模擬裝置領域,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可以實現在體驗者使用滅火裝置進行模擬滅火時,可以感受到滅火裝置帶來的反沖力,給體驗者真實的滅火體驗,提升消防滅火裝置的體驗效果,不易導致體驗者在現實生活中參與滅火工作時因滅火裝置反沖力的作用下出現滅火裝置脫手,不易影響正常滅火,不易造成人員受傷,而在體驗者體驗滅火過程中,滅火模擬測試裝置的控制系統會根據體驗者握持按壓旋鈕力大小不同改變出氣管噴射出氣體壓強,使手部力量不同的體驗者均能體驗到滅火裝置使用的真實感受,且不易因出氣管噴射處氣體壓強過大而導致出氣管脫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滅火模擬裝置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虛擬滅火又稱模擬仿真滅火或電子滅火,主要應用于消防體驗館、社區安全體驗中心等場所。主要由顯示屏(也可以用投影儀)、滅火筒模型、電腦主機、動作捕捉器、場景內容組成。體驗者拿起滅火器模型,拔掉插銷,對準屏幕上的火苗根部,按下手柄,便能實現滅火,屏幕上的火焰會逐漸熄滅。整個體驗過程真實、流暢、操作簡單,虛擬滅火裝置可以根據場館大小、體驗人流量的多少來設計,可以做到1人、4人、6人、8人同時體驗。也能根據不同種類的火災(如化工類火災、電器類火災等)選擇對應的滅火器(如干粉、泡沫)等,用以測試體驗者對不同種類火災的認知。
現有的消防滅火模擬測試裝置大多為簡單的感應裝置構成,通常為一鍵指令性,即體驗者通過按下某個開關按鈕或其他觸發裝置,既可以將滅火模擬推進的下一個階段,只能大致向體驗者表現滅火的步驟,體驗者的操作體驗較差,特別是現實中的滅火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反沖力,但是在消防模擬滅火的過程中難以體驗到,這就容易導致部分體驗者在現實生活中參與滅火工作,第一次使用滅火裝置時,對滅火裝置使用難度沒有合理的預估,在滅火裝置反沖力的作用下出現滅火裝置脫手,影響正常滅火,甚至造成人員受傷,使得消防滅火模擬裝置的實際體驗效果降低。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它可以實現在體驗者使用滅火裝置進行模擬滅火時,可以感受到滅火裝置帶來的反沖力,給體驗者真實的滅火體驗,提升消防滅火裝置的體驗效果,不易導致體驗者在現實生活中參與滅火工作時因滅火裝置反沖力的作用下出現滅火裝置脫手,不易影響正常滅火,不易造成人員受傷。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包括模擬滅火裝置,所述模擬滅火裝置包括滅火器氣罐,所述滅火器氣罐上端固定連接有氣壓表和開關,所述開關上連接有輸氣管,所述輸氣管遠離開關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包括把手部和喇叭口部,所述把手部與出氣管固定連接,所述把手部上設置有旋鈕,使得把手部受到的氣體噴出產生的反沖力始終處于體驗者能夠接受的范圍,不易造成出氣管脫手并在氣體反沖力作用下亂甩傷人的事故。
進一步的,一種用于室內消防滅火的模擬測試裝置的控制系統,包括模擬滅火裝置,所述模擬滅火裝置連接有壓力傳感器,且壓力傳感器安裝在出氣管內,所述壓力傳感器信號連接有處理終端,所述處理終端信號連接有高壓氣泵和顯示模塊,所述高壓氣泵的輸出端與滅火器氣罐相連通,在模擬滅火過程中,顯示模塊上播放著火影像,體驗者利用模擬滅火裝置進行模擬滅火,由出氣管噴射出的氣體沖擊到顯示模塊上時,在顯示模塊對應信號上傳到處理終端,而處理終端則會根據上述檢測結果改變顯示模塊播放的著火影像,即推進滅火進程。
進一步的,所述處理終端信號連接有云端存儲器,所述云端存儲器信號連接有物聯網模塊,處理終端可以從云端存儲器和物聯網模塊上實時下載火災模擬的相關數據,對自身火災模擬數據進行修正更新,增加體驗者的體驗效果,同時處理終端也會每隔一段時間將自身工作數據上傳至云端存儲器和物聯網模塊,為云端存儲器和物聯網模塊的數據修正和更新提供數據基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玉同,未經張玉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6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