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9591.0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8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萬里;黃海平;佟建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民祥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7/20;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程玉紅 |
| 地址: | 30035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反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進的反應釜,包括腔體,腔體頂部設置有加料口和旋轉電機,腔體內豎直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與旋轉電機連接,所述腔體內至少設置有一層隔離機構,隔離機構將腔體分割為若干個腔室,每個腔室內設置有一組攪拌槳,攪拌槳通過變速機構與旋轉軸連接;隔離機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頂部通過旋轉電機安裝有旋轉板,旋轉板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墊,固定板和旋轉板上分別設置有若干個通孔,通過旋轉板的旋轉控制固定板和旋轉板上的通孔的連通,固定板內安裝有導熱油盤管。本發明能夠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減少生產線設備數量,降低原料損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改進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一種常見的化工原料加工設備。現有的反應釜通常是將原料投入腔體內,通過加熱、加壓、攪拌等手段實現原料的加工。當完成一個步驟的加工后,需要將產物排出,然后投入到另一個反應釜中進行下一步反應。這就使得整個生產線設備數量多、管路長,導致原料在加工過程中損耗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反應釜,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減少生產線設備數量,降低原料損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改進的反應釜,包括腔體,腔體頂部設置有加料口和旋轉電機,腔體內豎直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與旋轉電機連接,所述腔體內至少設置有一層隔離機構,隔離機構將腔體分割為若干個腔室,每個腔室內設置有一組攪拌槳,攪拌槳通過變速機構與旋轉軸連接;隔離機構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頂部通過旋轉電機安裝有旋轉板,旋轉板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墊,固定板和旋轉板上分別設置有若干個通孔,通過旋轉板的旋轉控制固定板和旋轉板上的通孔的連通,固定板內安裝有導熱油盤管。
作為優選,所述變速機構包括滑動套接在旋轉軸外側的外套,攪拌槳安裝在外套外側,外套內側設置有若干組環形排布的撥片,不同組的相鄰撥片之間的間距不同,旋轉軸上安裝有豎直方向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活塞端安裝有水平方向的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活塞端安裝有撥桿,撥桿與任意一組撥片滑動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撥片表面設置有安裝槽,安裝槽內滑動插接有基座,安裝槽底部通過第一調整螺栓與基座連接,基座頂部鉸接有頂塊,頂塊底部活動插接有楔子,基座側壁通過第二調整螺栓與楔子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外套內設置有隔音層。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槳通過安裝軸與外套連接,安裝軸與驅動電機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槳包括與安裝軸固定連接的第一槳片,第一槳片的表面滑動設置有第二槳片,第一槳片上設置有凹槽,凹槽內安裝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活塞端與第二槳片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將反應釜通過隔離機構進行分割,形成多個反應區域,從而實現不同反應的同時進行。上層反應區域的反應完畢后,旋轉旋轉板,使反應產物通過通孔下落至下層反應區域,以便進行下一步反應。由于不同反應區域的反應過程不同,所以通過變速機構對不同攪拌槳的攪拌轉速進行單獨控制。撥片設置為可調結構,可以對每組撥片進行調節,從而對驅動速度進行精確調節。攪拌槳可以通過旋轉和伸縮調節攪拌角度和攪拌接觸面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隔離機構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變速機構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撥片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攪拌槳的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民祥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民祥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5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