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人機電池自動更換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9437.3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94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晉濤;侯少健;楊罡;蘆竹茂;姜敏;王琪;俞華;原輝;白洋;裴楚;張光煒;趙亞寧;楊虹;王帥;劉永鑫;武娜;孟曉凱;韓鈺;李勁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0S5/06 | 分類號: | B60S5/06;B60L53/80;B64F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德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劉磊娜 |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機 電池 自動 更換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無人機電池自動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無人機(4)降落的平臺(1)、電池更換機構(2)和驅動機構;
所述無人機(4)上設置有兩端開口的電池倉(41),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池倉(41)內部且與所述電池倉(41)適配的電池(42);
所述平臺(1)上設置有與所述無人機(4)對位的對位機構(11);
所述電池更換機構(2)包括設置于所述無人機(4)一側且能夠移動至所述電池倉(41)的第一機械夾手(21),以及設置于所述無人機(4)另一側且與所述電池倉(41)相對設置的第二機械夾手(22);
所述驅動機構分別與所述第一機械夾手(21)和所述第二機械夾手(22)連接,用于驅動所述第一機械夾手(21)夾持滿電電池,并將所述滿電電池推入所述電池倉(41)內部,以及驅動所述第二機械夾手(22)夾取被所述滿電電池推出的空電電池;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驅動電機(31)、第二驅動電機(32)和第三驅動電機(33);
所述第一機械夾手(21)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滑塊(23),所述第一滑塊(23)設置于第一水平螺紋桿(24)上,且所述第一水平螺紋桿(24)穿過所述第一滑塊(23),所述第一水平螺紋桿(24)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1);
所述第一驅動電機(31)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滑塊(25),所述第二滑塊(25)設置于第二水平螺紋桿(26)上,且所述第二水平螺紋桿(26)穿過所述第二滑塊(25),所述第二水平螺紋桿(26)與所述第一水平螺紋桿(24)垂直,所述第二水平螺紋桿(26)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二驅動電機(32);
所述第二驅動電機(32)遠離所述第一水平螺紋桿(24)的一側設置有第三滑塊(27),所述第三滑塊(27)設置于第一豎直螺紋桿(28)上,且所述第一豎直螺紋桿(28)穿過所述第三滑塊(27),所述第一豎直螺紋桿(28)的底端設有所述第三驅動電機(33);
所述第一機械夾手(21)包括:電池夾緊部分(211)、底板(212)和電池倉夾緊部分(213),所述電池夾緊部分(211)和所述電池倉夾緊部分(213)均設置于所述底板(212)上,且所述電池倉夾緊部分(213)設置于所述電池夾緊部分(211)中靠近所述電池倉(41)的一側;
所述電池夾緊部分(211)包括:柵欄夾緊結構(211-1)、第一傘輪(211-2)、第二傘輪(211-3)和與所述電池倉(41)的短邊方向平行的第三水平螺紋桿(211-4),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第四驅動電機(34);
所述第一傘輪(211-2)與所述底板(21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傘輪(211-2)的一側設置有所述第四驅動電機(34),另一側與第二傘輪(211-3)嚙合,所述第三水平螺紋桿(211-4)穿過所述柵欄夾緊結構(211-1)和所述第二傘輪(211-3),所述第三水平螺紋桿(211-4)用于在轉動時帶動所述柵欄夾緊結構(211-1)夾緊所述電池或者松開所述電池(42);
所述電池倉夾緊部分(213)包括:用于夾緊所述電池倉(41)的前后兩側的兩個豎直L型夾緊板(213-1),以及與用于夾緊所述電池倉(41)的上下兩側的兩個水平L型夾緊板(213-2),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第五驅動電機(35)和第六驅動電機(36);
所述底板(212)上靠近所述無人機(4)的一側還設置有與第二水平螺紋桿(26)平行的第四水平螺紋桿(212-1),所述第四水平螺紋桿(212-1)穿過兩個所述豎直L型夾緊板(213-1)的底部;
所述第四水平螺紋桿(212-1)的一端設有所述第五驅動電機(35),靠近另一端處設有所述第六驅動電機(36),所述第六驅動電機(36)與第二豎直螺紋桿(212-2)連接,所述第二豎直螺紋桿(212-2)由下至上依次穿過兩個所述水平L型夾緊板(213-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43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后張法預制橋梁彈性上拱度的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橋梁施工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