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林木根系土球保護的移植挖樹機構及其土球切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9397.2 | 申請日: | 202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19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丁乙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乙飛 |
| 主分類號: | A01G23/04 | 分類號: | A01G23/04;A01G2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200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林木 根系 保護 移植 機構 及其 切割 方法 | ||
1.林木根系土球保護的移植挖樹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挖樹車,所述挖樹車上安裝有機械臂(11),所述機械臂(11)的執行末端設置有挖樹轉移機構;
所述挖樹轉移機構包括圓心角大于240°的內圓缺環體(17),所述內圓缺環體(17)水平設置,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前側的缺口為第一缺口(29);
還包括若干上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機械臂(11)末端的支架(18),各所述支架(18)的下端均固定連接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內圈;所述機械臂(11)通過所述支架(18)帶動所述內圓缺環體(17)平動位移;
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外側同軸心轉動設置有圓心角與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圓心角相同的外圓缺環體(13),所述外圓缺環體(13)的缺口為第二缺口(21);所述第二缺口(21)能隨所述外圓缺環體(13)旋轉至與所述第一缺口(29)重合;
第二缺口(21)與第一缺口(29)重合時,待挖起的樹干(8)能水平依次穿過所述第二缺口(21)和第一缺口(29)進入內圓缺環體(17)的軸心位置;
所述外圓缺環體(13)上安裝有土壤切割機構,所述土壤切割機構在外圓缺環體(13)的旋轉帶動下能切割出圓錐形的根系保護土球(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木根系土球保護的移植挖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8)上還通過支撐梁(24)固定安裝有升降液壓機構(25),所述液壓升降機構(25)豎向設置,所述液壓升降機構(25)的升降桿(9)豎向朝下延伸至穿過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內圈;所述外圓缺環體(13)的下方同軸心設置有水平的壓土盤(7),所述升降桿(9)的下端與所述壓土盤(7)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液壓升降機構(25)通過升降桿(9)帶動所述壓土盤(7)上下位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林木根系土球保護的移植挖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土盤(7)上鏤空設置有從軸心處延伸到邊緣的槽口(4),所述槽口(4)與所述第一缺口(29)的朝向一致,所述槽口(4)的槽寬大于待挖起的樹干(8)的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林木根系土球保護的移植挖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圓缺環體(13)的內壁與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外壁滑動配合;所述外圓缺環體(13)的內圈上下端設置有兩限位內緣(100),所述內圓缺環體(17)滑動限位于兩所述限位內緣(100)之間;
所述內圓缺環體(17)的外圈中部同軸心設置有第一環槽(07),所述第一環槽(07)內沿環形方向陣列設置有若干第一齒體(27);所述外圓缺環體(13)的內圈中部同軸心設置有第二環槽(26),所述第二環槽(26)內沿外圓缺環體(13)的軸線呈圓周陣列分布有三個齒輪(27),三所述齒輪(27)均與所述第一環槽(07)內的若干第一齒體(27)齒輪嚙合連接;上所述齒輪(27)的齒輪軸(28)均通過軸承與所述外圓缺環體(13)上的軸承孔轉動連接;所述外圓缺環體(13)的上側還呈圓周陣列固定安裝有三個電機(14),三所述電機(14)的輸出軸(32)分別驅動連接三所述齒輪(27);
所述齒輪(27)的旋轉在第一環槽(07)內的第一齒體(27)的嚙合作用下會帶動齒輪(27)自身沿外圓缺環體(13)的軸線旋轉,齒輪(27)自身沿外圓缺環體(13)的軸線旋轉會同步帶動所述外圓缺環體(13)自身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乙飛,未經丁乙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939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容器用金屬化膜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除草避障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