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傳感器的植入裝置及其植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8396.6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4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椿木;陳界行;李振豪;張冠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145 | 分類號: | A61B5/145;A61B5/1473;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謝瓊慧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傳感器 植入 裝置 及其 方法 | ||
一種生物傳感器的植入裝置及其植入方法,大致上包括上蓋、植入模組、底座。植入模組設置于上蓋中,當下壓上蓋,植入座借由預壓縮第一彈性件的彈力釋放向下位移至解除與上蓋的限位關系,而進行自動植針,當完成自動植針時,在上蓋仍然處于下壓的狀態,植入座與上蓋的限位關系解除,且植入座與抽針座的限位關系解除,使抽針座借由預壓縮第二彈性件的彈力釋放完成自動抽針,并且本發明完成自動植針及自動抽針的時間不大于100毫秒,除此,上蓋與底蓋結合后,不但能使植入裝置內部產生氣密空間避免感測試片上的化學試劑受潮,還能借由底蓋與上蓋構成防誤植針結構,避免植入裝置不慎掉落造成誤植針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傳感器的植入裝置及其植入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將能量測葡萄糖值的感測試片植入生物皮下并持續獲取生理訊號。
背景技術
現有一種能將感測試片植入生物皮下的植入裝置(US10,413,183專利案),植入裝置5000包括一個鎖環座5004、一個能滑動的穿設于鎖環座5004內部的柱塞5002、一個安裝于該柱塞5002內部的撞針座5136、一個安裝于該柱塞5002與撞針座5136之間的非預壓撞針彈簧5138、一個套設于撞針座5136內部的針座5146、一個彈抵于撞針座5136與針座5146之間的針座彈簧5144,以及一個傳感器5108。
前案的植入裝置欲操作植針時,使用者必需壓下柱塞5002,使非預壓縮的撞針彈簧5138產生壓縮狀態,并利用柱塞肋5152使所對應的卡扣臂5142偏轉,解除柱塞肋515與卡扣臂5142的限位關系,利用非預壓縮撞針彈簧5138的彈力恢復帶動撞針座5136及針座5146向下進行植針。
當完成植針后,撞針座5136仍然處于植針位置時,此時,使用者必須放開對柱塞5002的下壓,使柱塞5002向上移動,解除針座5146的限位關系,再利用預壓縮的針座彈簧5144的彈力釋放使針座5146帶動刺穿構件5110朝柱塞5002內部縮回,傳感器5108留置于人體皮膚表面。
換言之,前案的植入裝置雖然能完成植針、抽針的,但是在植針方面是借由使用者的手部下壓力道才能將刺穿構件5110刺入人體皮膚表面,而且在進行抽針時,使用者必須放開柱塞5002,針座5146才會再帶動刺穿構件5110朝柱塞5002內部縮回。據此,前案的植針、抽針方式為兩段式操作并且不屬于彈力植針的方式,更甚者,會因為使用者的熟練程度而影響植、抽針的順暢度,對于比較沒有操作經驗的操作者而言,可能在下壓柱塞5002后若沒有放開對柱塞的施力,將使得刺穿構件5110持續停留在使用者的皮下,可能增加使用者的不適感。
也就是說,前案的植入裝置會因為使用作者的操作熟練度,造成操作上的不確定性以及對使用者產生不適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順暢并且借由彈力植針方式降低使用者在自動植針與自動抽針上的不適感的生物傳感器的植入裝置及其植入方法,并且完成自動植針及自動抽針的時間不大于100毫秒。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借由底蓋與上蓋構成防誤植針結構的植入裝置,能避免植入裝置在搬運時不慎掉落造成誤植針的情況。
本發明的再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借由底蓋與上蓋結合后于植入裝置內部產生氣密空間,并能依實際需求于氣密空間內部適當處設置干燥劑,防止傳感器組件上感測試片的化學試劑潮濕。
本發明的生物傳感器的植入裝置,包含罩體及植入模組;
所述罩體,具有容置空間;
所述植入模組,設置于所述罩體的容置空間中;
所述植入模組包括:
主體件與所述罩體接合,所述主體件與所述罩體共同構成位移空間;
植入座,能卸離且限位于所述罩體,并于所述主體件與所述罩體的位移空間位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83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