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防抖系統(tǒng)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28316.7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27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周明浪;蔡文杰;周俊杰;周俊雄;杜義賢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20/34 | 分類號: | B65H20/34;B08B7/00;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鄭裕涵 |
| 地址: | 516057 廣東省惠州市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系統(tǒng) 方法 | ||
1.一種防抖機構(gòu)的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抖系統(tǒng),所述防抖系統(tǒng)包括:
第一緩存機構(gòu)(1),其用于帶材的緩存;第一緩存機構(gòu)(1)包括釋放緩存組件(11)以及拉帶緩存組件(11),釋放緩存組件(11)與拉帶緩存組件(12)相鄰;釋放緩存組件(11)包括第一定輥件(111)、第二定輥件(112)以及第一浮輥件(113),第一定輥件(111)以及第二定輥件(112)分別位于第一浮輥件(113)的上方,第一浮輥件(113)位于第一定輥件(111)以及第二定輥件(112)的中間,第一定輥件(111)與第二定輥件(112)并排設(shè)置;拉帶緩存組件(12)包括第二定輥件(112)、第三定輥件(121)以及第二浮輥件(122),拉帶緩存組件(12)與釋放緩存組件(11)共用同一個第二定輥件(112),第三定輥件(121)與第二定輥件(112)齊平,第二浮輥件(122)位于第二定輥件(112)以及第三定輥件(121)的下方,并位于第二定輥件(112)與第三定輥件(121)的中間,第一浮輥件(113)以及第二浮輥件(122)可分別進行上下浮動,進而實現(xiàn)第一緩存機構(gòu)(1)對帶材的緩存及釋放;第一浮輥件(113)以及第二浮輥件(122)采用動輥、滑塊、滑軌及氣缸的配合,滑軌沿著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設(shè)置,動輥設(shè)置在滑塊上,滑塊與滑軌滑動連接,氣缸的輸出端與滑塊連接,其驅(qū)動滑塊沿著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線性移動,進而帶著動輥沿著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線性移動,當?shù)谝桓≥伡?113)以及第二浮輥件(122)的氣缸進行驅(qū)動時,則實現(xiàn)釋放緩存組件(11)以及拉帶緩存組件(12)各自緩存及釋放,第一浮輥件(113)以及第二浮輥件(122)用同一個氣缸作為驅(qū)動源件同步驅(qū)動;
與所述第一緩存機構(gòu)(1)相鄰的主驅(qū)機構(gòu)(2);所述主驅(qū)機構(gòu)(2)用于拉動所述第一緩存機構(gòu)(1)緩存的帶材,并產(chǎn)生拉帶加速度;所述第一緩存機構(gòu)(1)通過減少緩存作用力對所述拉帶加速度進行帶材緩沖補償;
第二緩存機構(gòu)(3);所述第二緩存機構(gòu)(3)與所述主驅(qū)機構(gòu)(2)相鄰;所述第二緩存機構(gòu)(3)接收所述主驅(qū)機構(gòu)(2)拉動的帶材,并通過增加緩存作用力對所述拉帶加速度進行帶材拉伸補償;其中,第二緩存機構(gòu)(3)的結(jié)構(gòu)以及作動原理與第一緩存機構(gòu)(1)的結(jié)構(gòu)以及作動原理一致;第二緩存機構(gòu)(3)的作動過程與第一緩存機構(gòu)(1)的作動過程相反;
其還包括:
主驅(qū)機構(gòu)(2)對第一緩存機構(gòu)(1)緩存的帶材進行拉動,并產(chǎn)生拉帶加速度;
所述第一緩存機構(gòu)(1)通過減少緩存作用力對所述拉帶加速度進行帶材緩沖補償,所述第二緩存機構(gòu)(3)通過增加緩存作用力對所述拉帶加速度進行帶材拉伸補償;
其中,所述第一緩存機構(gòu)(1)的緩存作用力減少50%以上;所述第二緩存機構(gòu)(3)的緩存作用力增加60%以上。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8316.7/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