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PVC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8114.2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0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尚瑞塑膠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23/28;C08K13/06;C08K9/02;C08K9/04;C08K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pvc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PVC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涉及PVC技術領域,其改性PVC顆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PVC 100份;DOTP 40?60份;環氧大豆油3?5份;熱穩定劑3?6份;納米碳酸鈣50?75份;潤滑劑0.5?1.5份;CPE 4?8份;所述納米碳酸鈣粒徑為30?50nm。本發明的改性PVC顆粒用于制造生產電纜外護套時,外護套不容易出現刮白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VC材料,特別涉及一種改性PVC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礎上,經過填充、共混、增強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阻燃性、強度等方面性能的塑料。其中,PVC便是一種常見的通用塑料,可用于制造管材、薄膜、人造革等,在電線電纜方面主要制造絕緣外護套。
目前,電纜在生產、運輸及使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其他物品的刮擦,PVC外護套出現刮傷發白的現象,簡稱為“刮白”。刮白現象對電纜的外觀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如何改性PVC顆粒以解決該問題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PVC外護套刮白現象的原因如下:1、PVC材料配方中添加有較多的阻燃劑、補強劑等填料,該填料多為白色粉末狀物質,若電纜表面受到摩擦后則容易出現白痕;2、PVC外護套需要保持有一定柔軟度,而軟質材料本身耐磨性不強,且反復彎曲后容易屈撓疲勞。
目前,刮白現象的解決方案有以下幾種:1、根據電纜實際使用狀況適當提高PVC材料硬度;2、改善PVC材料中無機填料和有機高聚物的界面相容性;3、改性PVC材料以提高外護套耐刮磨性。
其中,改善界面相容性的方法多為:利用表面活性劑或偶聯劑對無機填料進行表面處理。該種處理方法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無機填料的分散性,并適當提高無機填料和有機基體的相容性,但是普遍效果不理想,電纜外護套仍容易存在刮白現象。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性PVC顆粒,適用于制造生產電纜外護套,電纜外護套不易出現刮白現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性PVC顆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PVC 100份;
DOTP 40-60份;
環氧大豆油 3-5份;
熱穩定劑 3-6份;
納米碳酸鈣 50-75份;
潤滑劑 0.5-1.5份;
CPE 4-8份;
所述納米碳酸鈣粒徑為30-50nm。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改性PVC顆粒配方中以DOTP作為主增塑劑,以環氧大豆油作為輔增塑劑兼穩定劑,以納米碳酸鈣作為補強填料,并混入CPE。
其中,DOTP為環保增塑劑,具有耐熱耐寒、柔軟性和電絕緣性好的優點。環氧大豆油無毒,與PVC相容性好,揮發性低,具有優良的熱穩定性和光穩定性,且耐水性和耐油性好,可賦予制品良好的機械強度、耐候性及電性能。碳酸鈣作為常見的填料,原料易得、價格低廉,具有增韌補強的作用。納米級碳酸鈣表現出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宏觀量子效應,使PVC剛度、韌度、加工性能、尺寸穩定性、耐熱性均有所提高。CPE,即氯化聚乙烯,其為飽和高分子材料,無毒無味,具有優良的耐候性、耐臭氧、阻燃性等特性,并能對PVC進行增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尚瑞塑膠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尚瑞塑膠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81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