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OD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6368.0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54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東;孫俊杰;楊艷慧;盧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公誠節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8 | 分類號: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羅柱平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od 水質 在線 自動 監測 | ||
本發明涉及一種COD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包括機箱以及設于機箱內的反應裝置、輸液系統以及系統控制終端,試樣以及各試劑通過輸液系統分批次進行計量并按計量順序傳輸至反應裝置內,試樣和各試劑在反應裝置內發生氧化反應,并獲得試樣的吸光度,系統控制終端電連接于反應裝置以將獲取的吸光度換算成COD值,系統控制終端電連接于輸液系統以控制輸液系統自動輸送待檢測的液體,每向反應裝置完成一次輸液后,系統控制終端控制輸液系統對儀器中的所有輸液通道進行一次或多次清洗,所述的輸液系統通過計量進樣裝置進行計量輸送,所述的反應裝置的頂部還設置有防沸騰消解裝置。本設計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和實用高效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質自動監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COD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
背景技術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又名化學需氧量,是水質污濁的指標之一,其顯示了利用氧化劑使水樣中所含的有機化合物等可氧化物質氧化時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作為氧當量。
化學需要量測定的標準方法為重鉻酸鹽法,其測定原理為: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蓋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消解溫度為165℃±2℃。以水冷卻回流加熱反應2h,消解液自然冷卻后,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以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鉻酸鉀,根據硫酸亞鐵銨溶液的消耗量計算水樣的COD值。還包括高錳酸鉀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法以及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其中,高錳酸鉀法是利用高錳酸鉀作為氧化劑;分光光度法是以標準方法為基礎,利用重鉻酸鉀氧化有機物時,六價鉻還原成三價鉻,建立六價鉻或三價鉻的吸光度值與水樣COD值換算關系,來測定水樣COD值。
目前,現有的COD在線監測儀器均為人工干預,需現配調制試劑,并且在輸送試劑和水樣進行反應過程中,儀器的清潔度難以保持,從而導致測試精度低,測試結果誤差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COD在線監測儀,旨在解決現有的COD在線監測儀在測試過程中需人工干預以及儀器自身清潔度難以保持所導致的最終測試結果誤差大,測試精度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COD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機箱以及設于機箱內的反應裝置、輸液系統以及系統控制終端,試樣以及各試劑通過輸液系統分批次進行計量并按計量順序傳輸至反應裝置內,試樣和各試劑在反應裝置內發生氧化反應,并獲得試樣的吸光度,系統控制終端電連接于反應裝置以將獲取的吸光度換算成COD值,系統控制終端電連接于輸液系統以控制輸液系統自動輸送待檢測的液體,每向反應裝置完成一次輸液后,系統控制終端控制輸液系統對儀器中的所有輸液通道進行一次或多次清洗,所述的輸液系統通過計量進樣裝置進行計量輸送,所述的反應裝置的頂部還設置有防沸騰消解裝置。
進一步:所述的計量進樣裝置包括恒流氣泵、正反轉蠕動泵、進口接嘴、出口接嘴、溢流通氣接嘴、計量杯、三通電磁閥和計量標管,恒流氣泵與三通電磁閥的常閉端連接,三通電磁閥的公共端與溢流通氣接嘴連接,溢流通氣接嘴設置在計量杯上,進口接嘴和出口接嘴均設置于計量杯的上端并與計量杯內外相通,計量標管為兩根,兩根計量標管均置于計量杯內并分別與進口接嘴和出口接嘴的內端連接,與出口接嘴連接的計量標管比與進口接嘴連接的計量標管短,出口接嘴 與正反轉蠕動泵連接。
又進一步:所述的防沸騰消解裝置包括多路進樣接嘴、通氣接嘴、擴散體儲存室、破泡玻璃球體、連接頸 、消解管 、加熱體、排液接嘴和電磁閥,多路進樣接嘴與擴散體儲存室的上端連接,通氣接嘴設置于擴散體儲存室上,連接頸設置于擴散體儲存室的下端與消解管的上端之間,破泡玻璃球體設置于消解管內,消解管置于加熱體內,消解管的下端穿過加熱體后與排液接嘴的入水口連接,排液接嘴的出水口與電磁閥的入水口連接,多路進樣接嘴為兩個,兩個多路進樣接嘴均與擴散體儲存室的上端連接,連接頸為細腰型連接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公誠節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公誠節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63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局部鍍膜制備精密藥液濾膜的方法及精密藥液濾膜
- 下一篇:一種紙盒折彎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