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客戶端和接入點的同步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5360.2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4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維卡斯·沙加;維奈·葛;蘇密克·達斯;沙瑪·高拉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00 | 分類號: | H04W36/00;H04W5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慶波 |
| 地址: | 新加坡138628***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客戶端 接入 同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描述了與無線通信中的一個或多個客戶端和接入點(AP)在信道切換期間的同步有關的方法及裝置。裝置(作為無線網絡的AP)在第一信道上向無線網絡中的一個或多個客戶端中的每個客戶端發送信道切換通告(CSA)。然后,AP執行從第一信道到第二信道的信道切換。AP還通過在第二信道上向第一客戶端發送單播幀來確定一個或多個客戶端中的至少第一客戶端是否已經切換到第二信道。本發明提供了客戶端和接入點在信道切換期間的同步機制,因此,在信道切換期間因客戶端在新信道上不可用的信息/數據丟失為零。
技術領域
本申請通常涉及無線通信,以及更具體地,涉及無線通信中的客戶端和接入點(access point,AP)在信道切換期間的同步。
背景技術
除非本文另有說明,否則本節中描述的方法相對于前面所列之權利要求書而言并不構成現有技術,且也不因被包括在本節中而被認為是現有技術。
在根據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11H規范進行操作的Wi-Fi網絡中,接入點(AP)檢測到當前信道由于不良的信道狀況(例如,高噪聲和/或較長的信道繁忙時間)或雷達檢測而無法操作時,接入點(AP)需要切換其操作信道(operating channel),此時往往容易出現問題。也就是說,根據IEEE 802.11H規范,接入點(AP)需要使用信道切換通告(Channel SwitchAnnouncement,CSA)向其連接的客戶端宣告信道切換,然后在與所宣告的信道切換數(channel switch count)相對應的一段時間之后切換其操作信道。相應地,連接到接入點(AP)的符合IEEE 802.11H的客戶端需要根據接收到的CSA幀/CSA IE切換其操作信道,以避免任何重新連接的需要。關于操作信道的切換,接入點(AP)只(just)在信道切換之前停止傳輸(transmission,Tx)流量(traffic),以及,在信道切換完成之后恢復Tx流量。
然而,存在的問題在于,接入點(AP)及其連接的客戶端之間目前沒有用于信道切換完成(channel switch completion)的同步機制。例如,不同的Wi-Fi設備(包括接入點(AP)和連接的客戶端)通常具有不同的信道切換時間,該時間可能從幾毫秒到幾秒不等。由于接入點(AP)沒有關于客戶端何時成功切換到新的操作信道或者甚至沒有切換的信息,因此,這種情況會導致一個或多個問題。如果接入點(AP)開始為尚未切換到新信道的給定客戶端(given client)傳輸數據,則會導致分組丟失(packet loss)。另外,在接入點(AP)等待客戶端完成信道切換的時間太長的情況下(由于當前沒有為客戶端設備的信道切換定義持續時間),信道切換期間節省時間的目的會失敗。此外,由于其分組存儲限制,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接入點(AP)端側的分組丟失。此外,由于客戶端需要很長的等待時間才能完成信道切換,因此,會在接入點(AP)端為客戶端緩存的數據分組產生高延遲。此外,如果客戶端在接入點(AP)開始發送數據時尚未切換到新的信道,則客戶端將不會利用確認(acknowledgement,ACK)進行回復,因此接入點(AP)將不必要地嘗試一次或多次重發。不利地,這將影響整體的媒介(medium)效率。
發明內容
以下發明內容僅是說明性的,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也就是說,提供以下發明內容來介紹本文描述的新穎且非顯而易見的技術的概念、要點、益處和優點。下面在詳細描述中進一步描述選擇實現。因此,以下發明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確定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53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