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滌綸染色劑及其退漿染色工藝流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3655.6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96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 發明(設計)人: | 盧桂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市途錦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P1/00 | 分類號: | D06P1/00;D06P1/44;D06P1/642;D06P1/651;D06P1/653;D06P1/645;D06P1/667;D06P1/613;D06P3/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滌綸 染色劑 及其 退漿 染色 工藝流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滌綸染色劑及其退漿染色工藝流程,所述滌綸染色劑包括染劑與乳化組合劑,所述按重量份計其組包括,羥基乙叉二膦酸、聚乙二醇酯,其工藝流程包括,退漿—排水—加料染色—出布,本發明中通過染色劑中加入乳化組合劑其中羥基乙叉二膦酸和聚乙二醇酯在加料染色過程中起到乳化作用,可將滌綸布料經過堿減工藝后所產生的大顆粒纖維進行乳化變成小顆粒至無法影響染色效果,乳化作用下,避免了退漿染色工藝過程中多次洗布洗去纖維的操作,一方面節約了工藝時長,另一方面避免了多次洗布過程中所浪費的水,并且不影響現有工藝中的染色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面料處理技術,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滌綸染色劑及其退漿染色工藝流程。
背景技術
為提高滌綸織物的透氣性和吸濕性,常需要對滌綸進行堿減量處理,堿減量是指在高溫和較濃的燒堿液中處理滌綸織物的過程,滌綸表面被堿刻蝕后,其質量減輕,纖維直徑變細,表面形成凹坑,纖維的剪切剛度下降,消除了滌綸絲的極光,并增加了織物交織點的空隙,使得織物手感柔軟、光澤柔和,改善了吸濕排汗性,具有蠶絲一般的風格,故堿減量處理也稱為仿真絲綢整理。在滌綸堿減量工藝后則是染色工藝,而通常滌綸堿減量工藝滌綸面料PH值通常在15以上,無法直接進行染色,現有的處理方法是通過三次熱洗法進行退漿降堿,且在染缸中會存在上一工藝流程所產生的大顆粒纖維物質,直接染色會依附在滌綸面料表面影響染色效果,因此造成了單次熱洗后直接染色是無法實現的。
現有的退漿染色工藝為白布進缸——升溫130℃(25min)——保溫30min——降溫80℃(15min)——排水——進水——升溫水洗80℃(15min)——排水——進水——升溫水洗60℃(10min)——排水——進水——升溫水洗40℃(8min)——排水——進水染色,上述工藝流程需要大約兩小時才能完成,工藝流程耗時過長,嚴重影響了退漿染色的工作效率,但是現有技術中,單次洗布無法對都清理掉滌綸表面的纖維物質,影響染色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滌綸堿減量加工后的滌綸布料的退漿染色的染色劑:
一種滌綸染色劑,所述滌綸染色劑包括染劑與乳化組合劑,
所述染劑按重量份計其組份包括,
甲基丙烯酸丁酯10-15份
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6-32
氰酸酯24-30份
2,3-丁二醇15-25份
二乙三胺8-10份
樟樹葉萃取液30-35份
硬脂酸鋅3-5份
咪唑啉12-16份
萘酚3-8份
染料25-30份
所述乳化組合劑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
羥基乙叉二膦酸25-30份
聚乙二醇酯30-35份
其余2,3-丁二醇。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縮減工藝時長,節約水資源的滌綸退漿染色工藝流程,具體為:
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退漿,將經過滌綸堿減量加工后的布料放進染缸內,浴比為1:30-100,對缸內漿料進行加熱,加熱至130℃,保溫30分鐘;
第二步,排水,將缸內水溫降溫至70℃,并將缸內的水排出一半;
第三步,加料,在缸內剩余的水中加入加入乳化組合劑,五分鐘后再加入染劑,完成染色;
第四步,出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市途錦化工有限公司,未經紹興市途錦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36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液體售賣機
- 下一篇:一種外骨骼輔助治療康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