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碳吸收利用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3389.7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70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興雷;熊日華;卓錦德;董陽;李亦易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 地址: | 10001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氧化碳 吸收 利用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二氧化碳吸收利用方法,包括將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氣與氧化鈣以及吸收液進行接觸,得到含有碳酸鈣的吸收懸浮液;
所述吸收液含有氨基酸、氨基酸鹽、溶劑、腐蝕抑制劑以及任選地有機胺;
所述氨基酸鹽選自氨基酸鉀鹽、氨基酸鈉鹽和氨基酸鋰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溶劑選自水、C1-C6的羧酸和C1-C6的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腐蝕抑制劑選自有機膦酸及其鹽、聚羧酸及其鹽和釩酸及其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氧化鈣與混合氣中二氧化碳的摩爾比為(0.5-3):1
以吸收液的總重計,所述氨基酸鹽的質量分數為10-35%,所述氨基酸的質量分數為1-15%;
所述氨基酸鹽與氨基酸的質量比為(2-9):1;
所述氧化鈣的平均粒徑為1-2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氣和所述氧化鈣同時接觸吸收液,或先使所述混合氣和吸收液接觸,再加入氧化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將含有碳酸鈣的吸收懸浮液進行分離得到碳酸鈣和再生后的吸收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后的吸收液循環使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氣為煙道氣或其他含有二氧化碳的氣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5-1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5-3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鈣的平均粒徑為5-15μm。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鈣與混合氣中二氧化碳的摩爾比為(0.8-1.5):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鹽與氨基酸的質量比為(3-6):1。
11.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選自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絲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蘇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和組氨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有機胺選自脂肪胺類、醇胺類、酰胺類、脂環胺類、芳香胺類和萘系胺類中的一種或多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鹽選自甘氨酸鹽、丙氨酸鹽、纈氨酸鹽、亮氨酸鹽、異亮氨酸鹽、苯丙氨酸鹽、脯氨酸鹽、色氨酸鹽、絲氨酸鹽、酪氨酸鹽、半胱氨酸鹽、蛋氨酸鹽、天冬酰胺鹽、蘇氨酸鹽、天冬氨酸鹽、谷氨酸鹽、賴氨酸鹽、精氨酸鹽和組氨酸鹽的一種或多種。
13.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選自水、甲酸、乙酸、甲醇和乙醇中的一種或多種。
14.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蝕抑制劑選自Na3VO4和/或K3VO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未經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338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