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鎮黑臭水體治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2186.6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69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潘保柱;劉心愿;韓谞;蔣萬祥;陳越;張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2 | 分類號: | C02F9/12;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楊洲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鎮 水體 治理 方法 | ||
一種城鎮黑臭水體治理方法,先通過物理過濾手段去除水中的大顆粒固體懸浮物,再添加混凝劑,加設折流板,使污水在進水槽中與混凝劑充分混合反應,使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沉淀,并在沉淀區架設斜管,改善水流組織,利用層流原理強化沉淀池的效率,分離上層清水、下層濁水及底層淤泥,將上層清水進行增氧處理后回流至城鎮河流,底層淤泥排入淤泥池中,將下層濁水引入二級處理池中,進一步進行電離離子群混凝處理,對沉淀出水進行增氧處理后回流至城鎮河流,沉淀淤泥排入淤泥池中,經干化后進行填埋或焚燒處理。本方法對污水進行了二級處理,提高了處理速度,降低了成本,而且降低對水中生物的破壞,無二次污染,可有效恢復水體的自凈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城鎮黑臭水體治理方法。
背景技術
城鎮黑臭水體是指城鎮河道中因污染而明顯變色(通常是黑色或泛黑色),同時散發厭惡氣味的水體。
水體發黑主要是因為水體中的不溶性物質和有機化合物在厭氧微生物的參與下會發生反應,產生FeS等黑色沉積物。水體發臭有以下幾種原因:1)大量有機物在厭氧菌作用下發生分解,其中間產物和最終產物中含有一系列的硫化氫、氨、硫醇等發臭物質;2)腐殖酸、富里酸水解會產生氨基酸和大量游離氨,在水體中會進一步發生脫氨基反應、脫羧酸反應或細菌分解反應,最好產生大量的游離氨、具有相當臭味的胺類、硫化氫以及具有特殊惡臭的硫醇類物質;3)厭氧條件下厭氧放線菌會分泌土臭素和異茨醇,他們的嗅閾值在0.05~ 0.1μg/L之間,極低濃度就能引起強烈的臭味效應。
目前,城鎮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外源阻斷、內源控制、生態恢復、水動力改善、水質凈化等。外源阻斷:在流域尺度上采取污染源工程治理等截污措施,大幅度削減入河污染負荷,是消除黑臭問題的首要舉措,但該方法工程大、涉及范圍廣,需要動用整個城市甚至是國家的物力、財力才能實施,且后續仍需其它治理技術防治黑臭水體形成;內源控制:通過清淤和打撈等措施清除水中的底泥、垃圾、生物殘留體等固體污染物,利用水利工程實現內源污染的控制,該方法可以加快黑臭水體的治理進程,但是投入工程量大,不能長效解決城鎮黑臭水體形成問題,因此只能作為黑臭水體治理的輔助方法;生態恢復:通過生態修復和生物凈化的措施,消除水體中溶解性污染物,但該方法見效緩慢,尤其是對于懸浮物較多的城鎮黑臭水體,治理效果極不理想,且實施需要很大的土地空間或者水體空間,城鎮人口集中,土地資源有限,不利于該方法的實施;水動力改善:通過向城鎮黑臭水體補入清潔水,增加水體流動性,稀釋污染物,該方法大多只是作為一種臨時處理措施,尤其在水資源緊缺的城市,該方法難以實行;水質凈化:在城鎮黑臭水體中加入鐵鹽、鋁鹽混凝劑,促進懸浮物的沉淀,該方法見效快,效率高,但是單一的化學處理方法不能完全凈化處理黑臭水體,且處理過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學物質,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不能從根本上凈化黑臭水體。
專利文獻(CN106630310A)公開了一種城鎮黑臭水體處理方法,該方法通過電離離子群混凝技術和特效增氧技術對城鎮黑臭水體進行凈化、增氧,可有效恢復水體的自凈功能,設備占地面積小,無二次污染,無需補充活水。但是該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處理時間長,處理效率低,成本高,無法對大量的河水進行處理,很難達到治理的效果,而且該方法對水體中的生物損害大,破壞水體中的生物多樣性,影響水體的生態修復。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城鎮黑臭水體治理方法,先通過物理過濾手段去除水中的大顆粒固體懸浮物,再添加混凝劑,加設折流板,使污水在進水槽中與混凝劑充分混合反應,使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沉淀,并在沉淀區架設斜管,改善水流組織,利用層流原理強化沉淀池的效率,分離上層清水、下層濁水及底層淤泥,將上層清水進行增氧處理后回流至城鎮河流,底層淤泥排入淤泥池中,將下層濁水引入二級處理池中,進一步進行電離離子群混凝處理,對沉淀出水進行增氧處理后回流至城鎮河流,沉淀淤泥排入淤泥池中,經干化后進行填埋或焚燒處理。本方法對污水進行了二級處理,提高了處理速度,降低了成本,而且降低對水中生物的破壞,無二次污染,可有效恢復水體的自凈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218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