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粉末穩定分散在齒輪箱油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1891.4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59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高榮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勝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M125/02 | 分類號: | C10M125/02;C10M169/04;C01B32/19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秦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粉末 穩定 分散 齒輪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粉末穩定分散在齒輪箱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物理方法或加熱使使齒輪箱油分子膨脹,張開分子鏈,得到預處理的齒輪箱油;將石墨烯粉末以調變超聲波震蕩,震蕩頻率為40~240Hz,得到預處理的石墨烯粉末;混合攪拌:將所得預處理的齒輪箱油和預處理的石墨烯粉末混合在一起,慢速攪拌,使石墨烯粉末插入齒輪箱油長鏈分子,維持穩定狀態使分子成熟,插入完成。所得到的的石墨烯齒輪箱油能夠以物理的方式有效地潤滑齒輪箱內齒輪部位,保障車輛發動機系統有效的健康運轉;減少車輛保養次數延長更換齒輪箱油的公里數,進而延長車輛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墨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石墨烯粉末穩定分散在齒輪箱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按其質量水平,美國石油學會將汽車齒輪油分五檔(GL-1~GL-5)。GL-1~GL-3的性能要求較低,用于一般負荷下的正、傘齒輪,以及變速箱和轉向器等齒輪的潤滑。GL-4用于高速低扭矩和低速高扭矩條件下,汽車雙曲線齒輪傳動軸和手動變速箱的潤滑。GL-5的性能水平最高,用于運轉條件苛刻的高沖擊負荷的雙曲線齒輪傳動軸和手動變速箱的潤滑。變速箱齒輪油一般正常行駛情況下2年或者6萬公里更換一次
自動齒輪箱在保養的時候需要經常檢查齒輪箱的油位和定期更換齒輪箱油,以大眾系列車型為例:裝有自動齒輪箱或手動齒輪箱的車輛要求每六萬公里必須更換自動齒輪箱油和油格,對于裝有齒輪箱油濾清器的車輛,換油時還需將濾清器同時更換。
齒輪箱跑一段時間之后,磨損會產生很多鐵屑,少量的會被油堵上面的磁鐵吸住,但是太多了就會影響潤滑油性能了,所以隔一段時間就要換油,否則齒輪箱損耗會迅速加劇。
一般汽車廠家建議每4-6萬公里更換一次,年限不超過3年,尤其自動齒輪箱,畢竟維修的費用很高,而且自動齒輪箱對于油品的要求也很高。不僅要有潤滑/散熱/防腐的作用,更關鍵是要有動力傳遞的作用。一旦油品達不到齒輪箱的使用標準,會嚴重損害齒輪箱零部件,甚至會導致普通的駕駛狀況下自變箱油液溫度上升到80攝氏度,這個溫度是一般atf的正常的工作溫度。如果atf可以經常維持在80攝氏度的工作溫度,那么它的壽命會達到150000公里。但如果溫度升得更高,那么它的使用壽命會遞減,導致齒輪箱報廢,齒輪箱的維修更換成本極高,維修難度也較大。
車輛在正常行駛狀態下其齒輪箱油溫通常是低于135℃的。但當車輛被過度使用,譬如超負荷拖車,或在四驅模式設定在雪地行駛或越野模式時,車輛在液力變矩器過度打滑的狀況下行駛,則可能造成齒輪箱油溫達到135℃。當齒輪箱油溫達到135℃時,加裝的齒輪箱油溫過熱提示系統將同時通過顯示“Oo 135c”(注:“Oo”指“Oil Overheating”)信息和發出鐘鳴聲,以示預警。預警的目的,是主動提醒用戶停車掛空檔拉手剎并保持發動機在怠速狀況,從而使液體循環處于降溫模式進行快速降溫,直到警報訊號不再顯示為止。此操作將避免因油溫持續升高而存在的安全隱患。
如果汽車用戶在接收到預警后未能及時采取駐車行動,齒輪箱油溫過熱提示系統將持續發出警報,同時,齒輪箱油的潤滑性能將隨著油溫的升高而減弱。當油溫達到143℃時,齒輪箱油很可能失去潤滑性能,這將導致齒輪箱內部元件由于摩擦過熱而發生故障。
從預警發出時的135℃,到齒輪箱油或失去潤滑性能時的143℃,兩者相隔的時間,會依照實地駕駛條件不同而差異較大。在最極端情況行駛則相隔時間最短。譬如,車輛若連續長時間(20分鐘)深陷沙地且車輪轉動緩慢,這時,從預警發出時起,到油溫達到143℃,其相隔時間大約為25~35秒。一旦用戶仍未及時采取有效行動,將導致齒輪箱油溫飆升并超過200℃,那么齒輪箱油將會沸騰甚至飛濺。但是在正確使用車輛時,齒輪箱油溫度想從115℃達到135℃是非常的困難的,除非違規操作車輛,比如長時間發動機紅線區工作,沒有正確使用分動箱等錯誤的駕駛車輛,才有可能導致油溫繼續升高到143℃,發生事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勝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勝隆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18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