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置識別方法、識別裝置以及裝置配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1611.X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23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柯力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0 | 分類號: | H04W4/80;H04W8/00;H04W12/041;H04W12/03;H04W12/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慶波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識別 方法 以及 配對 | ||
一種裝置識別方法,用于通過識別裝置識別候選成員裝置是否屬于裝置集合。該裝置集合包括至少一個成員裝置。該方法包括:(a)在該識別裝置和該裝置集合的至少一個成員裝置中的第一成員裝置之間建立連接,以從該第一成員裝置獲取集合ID和至少一個識別密鑰;(b)根據集合ID發現候選成員裝置;(c)根據該識別密鑰生成識別數據,并將該識別數據發送給該候選成員裝置;(d)根據用于該識別數據的比較結果確定該候選成員裝置是否屬于該裝置集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藍牙技術,更特別地,涉及一種能夠有效識別要配對的成員裝置的裝置識別方法、識別裝置以及裝置配對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諸如藍牙的短距離無線通信算法非常流行。這樣的算法很容易在兩個不同的裝置(device)之間建立連接。但是,這些算法的配對(pairing)方法存在一些缺點。
圖1是示出相關的藍牙裝置配對方法的操作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如果移動電話100想要與諸如揚聲器(speaker)S_Y和顯示器(display)D_Y的多個其它裝置進行配對,則移動電話100必須與揚聲器S_Y和顯示器D_Y一對一地配對。必須為每個被配對的裝置重復進行配對的整個過程,因此,如果用戶希望將移動電話100與多個裝置進行配對,則會浪費大量時間。
此外,如圖1所示,用戶可能會在與揚聲器S_Y和顯示器D_Y配對的同時將移動電話100與諸如揚聲器S_N或顯示器D_N之類的錯誤(wrong)裝置進行配對,因此,存儲在移動電話110中的數據可能會在其他人的裝置上進行播放。更糟糕的是,如果移動電話100與錯誤裝置配對,則存儲在移動電話110中的數據可能會被盜。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裝置識別方法(device?identifying?method)、識別裝置以及裝置配對方法,其能夠通過識別裝置識別候選成員裝置(candidate?memberdevice)是否屬于裝置集合(device?set)。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裝置識別方法,用于通過識別裝置來識別候選成員裝置是否屬于裝置集合。該裝置集合包括至少一個成員裝置(member?device)。該方法包括:(a)在該識別裝置和該至少一個成員裝置中的第一成員裝置之間建立連接,以從該第一成員裝置獲取集合ID(set?ID)和至少一個識別密鑰;(b)根據該集合ID發現候選成員裝置;(c)根據該識別密鑰生成識別數據,并將該識別數據發送給該候選成員裝置;以及,(d)根據用于該識別數據的比較結果確定該候選成員裝置是否屬于該裝置集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識別密鑰包括分別用于該至少一個成員裝置中的每一個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其中,步驟(c)包括:(e)從該集合公開密鑰中獲取該候選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以及,(f)根據該候選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生成該識別數據。
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f)包括:選擇隨機數;根據該識別裝置的公開密鑰、該候選成員裝置的公開密鑰和該隨機數,應用特定函數生成確認數據;以及,
利用該候選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對該確認數據和該隨機數進行編碼,以生成該識別數據。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確認數據是用于藍牙配對的帶外認證的確認。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成員裝置具有用于該裝置集合的集合私密密鑰,以及,該識別密鑰包括該集合私密密鑰,其中,步驟(c)包括:(e)從該候選成員裝置獲取該候選成員裝置的編碼后的集合公開密鑰;(f)利用該集合私密密鑰對該編碼后的集合公開密鑰進行解碼,以獲取該候選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以及,(g)根據該候選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生成該識別數據。
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g)包括:選擇隨機數;根據該識別裝置的公開密鑰、該候選成員裝置的公開密鑰和該隨機數,應用特定函數生成確認數據;以及,利用該候選成員裝置的集合公開密鑰對該確認數據和該隨機數進行編碼,以生成該識別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16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