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頻譜資源共享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21585.0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53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翔;蔣一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4 | 分類號: | H04W16/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醒晗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頻譜 資源共享 方法 及其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頻譜資源共享方法及其裝置。本申請中,根據半靜態頻譜共享周期,在當前周期判定下一周期由5G系統使用共享頻譜資源,且當前周期由4G系統使用所述共享頻譜資源,則將4G系統的小區設置為接入禁止,并根據4G系統的CRS為5G系統中未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的用戶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其中,所述共享頻譜資源為4G系統和5G系統所共享使用的頻譜資源。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頻譜資源共享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5G(5th Generation)系統與4G(4th Generation)系統將在一段時間內共存。因此,對于有限的頻譜資源來說,有可能出現不同無線通信系統共享相同一段頻譜資源的情況。
舉例來說,根據中國目前5G頻譜的初步劃分方案,運營商“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的160MHz頻譜資源。該頻段連續100M頻譜和目前“中國移動”分配到的LTE 4G網絡中的2575M~2635M頻率可能存在部分或完全重疊的情況,因此可采用4G系統和5G系統共用相同頻段,即需要實現4G/5G半靜態頻譜共享。
4G/5G半靜態頻譜共享指的是載波級頻譜共享,即通過4G系統和5G系統周期性信息交互,根據4G系統、5G系統的忙閑程度確定下一個周期內共享頻段的使用歸屬。交互的信息一般為能反映小區資源使用情況的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交互的粒度可以是秒級。
在采用4G/5G半靜態頻譜共享時,需要考慮4G系統和5G系統相互干擾和資源協調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頻譜資源共享方法及其裝置,用以實現不同無線通信系統共享使用頻譜資源,并解決資源協調和相互干擾的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頻譜資源共享方法,包括:
根據半靜態頻譜共享周期,在當前周期判定下一周期由第一無線通信系統使用共享頻譜資源,且當前周期由第二無線通信系統使用所述共享頻譜資源,則將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的小區設置為接入禁止,并根據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的小區參考信號(CRS)為第一無線通信系統中未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ZP-CSI-RS)資源的用戶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其中,所述共享頻譜資源為所述第一無線通信系統和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所共享使用的頻譜資源。
可選地,還包括:響應于用戶初始接入請求,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共享頻譜資源;若判定存在所述共享頻譜資源,并且半靜態頻譜共享功能被開啟,則為所述用戶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
可選地,還包括:根據半靜態頻譜共享周期,在當前周期判定下一周期由第二無線通信系統使用共享頻譜資源,且當前周期由第一無線通信系統使用所述共享頻譜資源,則對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的小區取消接入禁止。
可選地,所述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位于所述共享頻譜資源的帶寬內。
可選地,所述第一無線通信系統為5G通信系統,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為4G通信系統。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網絡設備,包括:處理模塊以及與所述處理模塊連接的收發模塊;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根據半靜態頻譜共享周期,在當前周期判定下一周期由第一無線通信系統使用共享頻譜資源,且當前周期由第二無線通信系統使用所述共享頻譜資源,則將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的小區設置為接入禁止,并根據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的CRS為第一無線通信系統中未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的用戶配置用于頻譜共享的ZP-CSI-RS資源;其中,所述共享頻譜資源為所述第一無線通信系統和所述第二無線通信系統所共享使用的頻譜資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15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