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業機械用玉米播種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0816.6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1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尤海洋;王宇;李旭業;郭文凱;李莉;董揚;高海娟;楊淑萍;劉秀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分院 |
| 主分類號: | A01C5/04 | 分類號: | A01C5/04;A01C7/00;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1005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農業機械 玉米 播種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農業機械用玉米播種裝置,包括板車,所述板車上固定安裝料筒,所述料筒下端設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的一端端口傾斜向下貫穿板車,所述輸送管上設有豎管,所述豎管與輸送管連通,所述豎管內設有堵頭,所述堵頭的一端活動連接提拉桿;所述板車上設有電機安裝架,所述電機安裝架上安裝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動軸上固定安裝轉盤,所述轉盤表面上設有立柱,所述立柱與連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活動連接轉軸,所述轉軸與推桿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推桿另一端通過軸承與鉆孔機構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農業機械用玉米播種裝置。
背景技術
播種是農業生產中非常常見的步驟,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傳統的播種方式是現有勞動者先挖坑,然后將玉米種子放入挖好的坑內,然后再蓋上土,完成播種工作;然而這種方式工作效率較低,工作強度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設計了自動播種機,播種機可完成自動播種的工作,無需人工參與,大大降低了工作強度,同時也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這種自動播種機在結構設計上比較復雜,制作成本也比較高,適合于大規模玉米種植,但不適合于小規模的種植,而且自動播種機后續的維護成本也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農業機械用玉米播種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農業機械用玉米播種裝置,包括板車,所述板車上固定安裝料筒,所述料筒下端設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的一端端口傾斜向下貫穿板車,
所述輸送管上設有豎管,所述豎管與輸送管連通,所述豎管內設有堵頭,所述堵頭的一端活動連接提拉桿;
所述板車上設有電機安裝架,所述電機安裝架上安裝電機,所述電機的轉動軸上固定安裝轉盤,所述轉盤表面上設有立柱,所述立柱與連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連桿的另一端活動連接轉軸,所述轉軸與推桿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推桿另一端通過軸承與鉆孔機構連接;
所述鉆孔機構包括連通板車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內表面上設有螺旋形滑道,所述通孔內安裝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外表面上設有撥桿,所述撥桿的一端插入螺旋形滑道,所述轉動桿上端與軸承活動連接,所述螺紋桿下端連接固定連接刀片;
所述板車上還設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桿位于提拉桿和推桿之間,所述安裝桿上安裝L形連桿,所述L形連桿的彎折處與安裝桿的頂端活動連接,所述L形連桿的一端與轉軸活動連接,另一端與提拉桿活動連接。
所述推桿另一端與軸承的內環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外環與鉆孔機構連接。
所述螺旋形滑道是由通孔內表面的上端邊緣處螺旋向下延伸到通孔內表面的下端邊緣處。
所述通孔與輸送管貫穿板車一端端口之間的距離為1-3cm。
所述堵頭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堵頭的一端活動連接提拉桿,所述堵頭的另一端端頭為半球形。
所述電機轉動軸與轉盤通過方鍵結構連接。
所述刀片為形狀為三角形。
所述撥桿的數量為至少兩個。
所述撥桿插入螺旋形滑道的一端為半球形。
所述料筒是橫截面為矩形的方桶,所述料筒的底面上設有傾斜面。
有益效果
利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制作的農業機械用玉米播種裝置,只是采用了一個電機來驅動,功耗較小,通過一個電機同時完成挖坑和撒種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本申請的結構設計簡單,采用的結構構件交少,使用后維護成本低,維護難度小,生產和制造的成本低,組裝周期短,有利于快速使用和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分院,未經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分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08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