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20658.4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74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旭亮;施玉;張子明;關仲;何傳興;郭玉強;龔潤民;王鴻;剪樹旭;李楊;楊淑英;張鳳波;董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 | 分類號: | E21B33/12;E21B33/134;E21B33/1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鵬;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全金屬 密封 裝置 | ||
1.一種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包括中心管(16),中心管(16)外套設有上下設置的坐封機構和卡瓦機構,該坐封機構含有內(nèi)引導筒(1)、推筒(2)、上密封組件(3)和下密封組件(5),中心管(16)、內(nèi)引導筒(1)和推筒(2)從內(nèi)向外依次套設,上密封組件(3)與下密封組件(5)上下設置,上密封組件(3)含有多個沿周向間隔設置的上密封塊(301),下密封組件(5)含有多個沿周向間隔設置的下密封塊(501),相鄰的兩個下密封塊(501)之間形成空隙,上密封塊(301)與該空隙一一對應,在推筒(2)推動上密封組件(3)沿軸向向下移動的過程中,上密封組件(3)與下密封組件(5)逐漸沿軸向重疊,上密封組件(3)和下密封組件(5)均沿徑向逐漸遠離中心管(16)的軸線,上密封組件(3)與下密封組件(5)能夠組合成一個周向完整的圓筒;
中心管(16)呈直立狀態(tài),中心管(16)與內(nèi)引導筒(1)連接固定,推筒(2)含有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的圓筒段(201)、圓環(huán)段(202)和錐面段(203),上密封組件(3)和下密封組件(5)均位于錐面段(203)外;
錐面段(203)含有沿周向間隔設置的多個分瓣爪(204),分瓣爪(204)的數(shù)量等于上密封塊(301)的數(shù)量與下密封塊(501)的數(shù)量之和,沿推筒(2)的周向,相鄰的兩個分瓣爪(204)之間的間隔形成交替排列的軸向引導槽(205)和軸向插接槽(206);
內(nèi)引導筒(1)的下部設有外凸棱(101),外凸棱(101)與軸向插接槽(206)一一對應插接,外凸棱(101)的外表面內(nèi)設有外滑槽(10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外滑槽(102)的上端到中心管(16)的軸線的距離小于外滑槽(102)的下端到中心管(16)的軸線的距離,上密封塊(301)的內(nèi)表面設有內(nèi)滑塊(302),內(nèi)滑塊(302)與外滑槽(102)匹配插接,上密封塊(301)能夠依靠內(nèi)滑塊(302)沿外滑槽(102)滑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外滑槽(102)的兩側(cè)均設有外滑道(103),外滑道(103)與外滑槽(102)平行,內(nèi)滑塊(302)通過第一銷軸(303)與外滑道(103)連接,第一銷軸(303)的軸線與中心管(16)的軸線垂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6)外套設有底座(7),底座(7)位于下密封組件(5)的下方,底座(7)為套筒式結構,底座(7)含有內(nèi)側(cè)筒體(701)和外側(cè)筒體(702),內(nèi)側(cè)筒體(701)和外側(cè)筒體(702)通過第一連接板(703)連接,內(nèi)側(cè)筒體(701)和外側(cè)筒體(702)之間形成軸向貫通的通道,第一連接板(703)的上部能夠插接于軸向引導槽(205)內(nèi),第一連接板(703)的上端面為斜面,該斜面的內(nèi)端高于該斜面的外端,第一連接板(703)的上端內(nèi)設有通孔滑槽(705),通孔滑槽(705)呈長條形,通孔滑槽(705)與該斜面平行,下密封塊(501)通過第二銷軸(502)與通孔滑槽(705)連接,第二銷軸(502)的軸線與中心管(16)的軸線垂直,下密封塊(501)能夠沿通孔滑槽(705)滑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全金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密封塊(301)側(cè)面展開后呈頂端朝下底端朝上的梯形結構,下密封塊(501)側(cè)面展開后呈頂端朝上底端朝下的梯形結構,當上密封組件(3)與下密封組件(5)組合成一個周向完整的圓筒時,上密封塊(301)與下密封塊(501)的接觸面相匹配;
上密封塊(301)的外側(cè)表面內(nèi)嵌設有弧形的上密封膠條(4),下密封塊(501)的外側(cè)表面內(nèi)嵌設有弧形的下密封膠條(6),當上密封組件(3)與下密封組件(5)組合成一個周向完整的圓筒時,上密封膠條(4)與下密封膠條(6)能夠組合成周向完整的圓環(huá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0658.4/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