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速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0316.2 | 申請日: | 2020-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5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田選華;胡罡;李鵬春;劉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20 | 分類號: | E21B43/20;G06F17/15 |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專利事務所 44106 | 代理人: | 高錫珍 |
| 地址: | 525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田 技術 合理 密度 速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速算方法,該方法包括:收集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采油井井數、注水井井數、采油井產液指數、注水井吸水指數、注采比、地面體積含水率、原油體積系數、地層水體積系數、動用含油面積九個參數;計算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合理油水井數比;計算該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合理的采油井井數、注水井井數;計算該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技術合理井網密度。本發明簡單易操作、易掌握,且更合理、實用、可靠,可為水驅油田的開發規劃、綜合調整及生產實時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驅油田高效開發及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速算方法。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合理井網密度研究一直是油田開發研究工作的重要課題。合理井網密度的確定是油田開發設計和井網調整中的重要依據,其大小直接影響著開發管理者的決策和油田最終采收率的高低、建設投資的多少及經濟效益的好壞。目前,國內大部分油藏已進入水驅開發后期階段,開發效果日漸變差,更加需要通過合理的井網加密調整來穩定油田產量,實現油田的高產穩產,以切實提高油田開發經濟效益。因此,開展合理井網密度確定方法研究,進而選取一個合理的井網密度使油田既能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又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對于實現高含水后期油田經濟高效開發有著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然而,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1)算法引用的原理或公式來源不明;(2)假設條件過多,或較理想,不符合實際情況;(3)影響因素考慮不全面、不合理;(4)在實際應用時,往往忽視算法本身的適用條件。針對以上問題,全面考察水驅油田油層壓力的分布規律,在導出水驅油田合理油水井數比的基礎上,建立了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的速算模型,發明了一種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速算方法,為水驅油田開發規劃、綜合調整及日常生產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與以往算法相比,該方法綜合考慮了注采不平衡、油水密度差異、體積系數、注水井啟動壓力、采油井啟動壓力梯度等方面的影響因素,因而適用于任何開發階段、任何水驅油藏類型、任何油層壓力分布狀況條件下的技術合理井網密度及相關參數的計算,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速算方法,為水驅油田開發規劃、綜合調整及日常生產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實現水驅油田生產實時管理及水驅油田高效開發及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之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速算方法,其步驟包括:
步驟1,收集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采油井井數、注水井井數、采油井產液指數、注水井吸水指數、注采比、地面體積含水率、原油體積系數、地層水體積系數、動用含油面積九個參數;
步驟2,計算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合理油水井數比;
步驟3,計算該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合理的采油井井數、注水井井數;
步驟4,計算該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技術合理井網密度。
在步驟2中,水驅油田合理油水井數比公式為:
(1)
式中:為合理油水井數比,小數;為注采比,小數; 為采液指數,m3/(d·MPa);為地面體積含水率,小數;、 分別為原油、水的體積系數,無因次;為吸水指數,m3/(d·MPa)。
在步驟3中,計算該目標水驅油田當前時刻的合理的采油井井數、注水井井數,應該包括如下情況:(1)目前的采油井井數等于目標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所需的采油井井數;(2)目前的注水井井數等于技術合理井網密度所需的注水井井數。
在步驟3情況(1)中,利用步驟2中得到的合理油水井數比計算當目前的采油井井數等于目標水驅油田技術合理井網密度所需的采油井井數時的注水井井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未經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03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